“五縱七橫”:是我國規劃建設的以高速公路為主的公路網主骨架,總里程約3.5萬公里。“五縱”指同江-三亞、北京-珠海、重慶-北海、北京-福州、二連浩特-河口。“七橫”指連云港-霍爾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麗、衡陽-昆明、青島-銀川、丹東-拉薩、綏芬河-滿洲里。
“三縱兩橫”:指“五縱七橫”中先期建設的部分。“三縱”指同江-三亞、北京-珠海、重慶-湛江。“兩橫”指上海-成都、連云港-霍爾果斯。
“八縱八橫”是我國重點建設和強化改造的鐵路主通道。“八縱”指京哈、東部沿海鐵路、京滬、京九、京廣、大(同)湛(江)、包柳、蘭昆。“八橫”指京蘭、煤運北通道、煤運南通道、陸橋鐵路(隴海和蘭新)、寧(南京)西(安)、沿江鐵路、滬昆、西南出海通道。
青藏鐵路:指西寧至拉薩鐵路,全長1963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45公里已于1979年建成通車;“十五”期間新建格爾木至拉薩段1118公里,擬于今年開工。
京滬高速鐵路:規劃中的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鐵路,全長1307公里。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采用輪軌技術還是磁懸浮技術進行比選。“網運分離”:指目前擬定的鐵路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即實行國家鐵路路網管理與客貨運經營相分離的體制。
南水北調:是規劃建設的以緩解我國北方地區缺水矛盾、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經過幾十年的規劃、勘測和設計工作,目前規劃有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十五”期間將抓緊前期工作,盡早選擇合適的線路開工建設。
西電東送:指通過開發西南、西北豐富的水能資源和煤炭資源,建設大容量、長距離、超高壓輸電線路,并向東部沿海地區送電的工程。包括北、中、南三條大通道。北通道是“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坑口電站和黃河上游水電向華北和山東送電;中通道是以三峽水電為核心,向華中和華東送電;南通道是西南水電、坑口電站和三峽水電向廣東送電。
西氣東輸:指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往豫皖江浙滬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工程。包括塔里木盆地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塔里木至上海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以及下游天然氣利用配套設施建設等。
有關信息技術的名詞解釋
數字化電子產品:指利用數字技術,以數字信號代替傳統的模擬信號,控制產品功能部件,完成指定操作和預定功能,以改善和提高質量性能的電子產品。
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子材料是指能產生、轉換、傳輸、處理、存儲光電子信號的材料。光電子器件是指能實現光輻射能量與電信號之間轉換功能或光電信號傳輸、處理和存儲等功能的器件。
電子商務:指以網絡為平臺,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通信手段開展的經濟活動。計算機互聯網、金融電子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安全保障系統是電子商務的物理基礎。電子商務通過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實現。分為企業間電子商務(BtoB)和企業對消費者(BtoC)的電子商務。
電子認證:又稱身份確認(簡稱CA),是指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為了保證網絡上數字化業務應用的安全性,由第三方發放具有一定格式和內容的數字證書,并對數字證書進行確認的過程。負責認證的第三方機構通常稱為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或CA中心。
條碼和代碼:條碼是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其對應符組成的標記,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代碼是把資料和指示輸入計算機的任何符號系統,亦指這種符號的記錄。
寬帶接入網:由線路、傳輸設備等物理設施組成,聯接電信業務節點和相關用戶網絡,可提供寬帶信息傳送承載能力的信息系統。
高速寬帶信息網:指信息通道的頻率上下限范圍較大,能以相對高速傳遞信息(話音、數據、圖像、活動圖像等)的各類網絡。由傳輸網和業務網兩部分組成。“高速”與“寬帶”是等效概念,同時也是不斷發展的相對概念。目前,高速寬帶信息主干網絡的傳輸速度已達到吉位級(GB/S)。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指繼目前的GSM數字蜂窩網和窄帶CDMA網之后,采用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和標準(IMT-2000),以承載數據業務為主的高速、寬帶移動通信網絡。包括核心網、無線接入網和終端。第三代移動通信采用了頻譜利用率更高的無線技術,可支持385kps以上速率的中高速移動數據業務,因而可實現包括活動圖像在內的移動多媒體業務。
地理空間信息系統:指以特定的地球投影數據模型進行空間定位,對地理空間實體的空間特征信息和屬性特征信息,進行組織管理、存儲查詢、空間計算分析、可視化表達輸出、專業模型處理和應用的信息系統。
三網融合: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計算機網高層次業務應用的融合。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使用統一的通信協議。三網融合有利于網絡資源實現最大程度的共享。系統集成:指把組成系統的各個部分融合成一個高效、統一、有機的整體。即把組成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各部件、子系統、分系統和來自不同的供貨商的產品、技術與服務,采用系統工程的科學方法進行綜合集中、合成,組成滿足最佳性能要求的系統。
高性能計算機:一般指信息處理能力為每秒可執行億次以上指令的計算機。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采用專門的設計技術和特殊的集成工藝,把構成半導體電路的晶體管、二極管、電阻、電容等基本元器件,制作在一塊半導體單晶片(例如硅或砷化鎵)或絕緣基片上,能完成特定功能或者系統功能的電路集合。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是指集成度(每塊芯片所包含的元器件數)大于10的5次方的集成電路。
遠程教育:指利用通信手段開展的異地教育形式。現代遠程教育是以現代化網絡技術為依托,利用數字多媒體通信網,特別是計算機網絡,通過教育資源開發、調度、管理、共享平臺開展交互式教學的教育方式。
深亞微米集成電路:通常把0.8-0.35μm稱為亞微米,0.25μm及其以下稱為深亞微米,0.05μm及其以下稱為納米級。深亞微米制造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紫外光刻技術、等離子體刻蝕技術、離子注入技術、同互連技術等。目前,國際上集成電路的主流生產工藝技術為0.18-0.25μm,預計2006年主流加工技術將提高到0.1μm,2012年將達到0.05μm,進入納米級。
有關金融、財政的名詞解釋
個人信用制度:指根據居民的家庭收入與資產、已發生的借貸與償還、信用透支、發生不良信用時所受處罰與訴訟情況,對個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并隨時記錄、存檔,以便信用的供給方決定是否對其貸款和貸款多少的制度。
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基金是指由多數投資者出資組成的,委托專業管理機構進行運作,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按投資領域,分為證券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兩大類。投資于產業領域中未上市企業的投資基金,稱為產業投資基金,其中,投資于未上市創業企業的,稱為創業投資基金,或稱風險投資基金。
機構投資者:指保險基金、養老基金和證券投資基金等以機構身份從事證券投資的投資者。機構投資者通常具有集中性、專業性的特點,比較注重理性投資和長期投資,因而是穩定股市的重要力量。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和銀行承兌匯票,以調節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業務活動。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