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破產的廣東四望嶂礦務局從1999年7月宣布破產至今,已分流安置了96%的職工,而各類人員心態平靜、辦理有關手續積極、主動,在大規模的遣散中沒有出現異常情況,礦區穩定,治安良好。鑒于國內許多煤礦由于破產而引發騷亂的前車之鑒,許多人對擁有近7000名職工的四望嶂煤礦“安全降落”充滿疑惑。記者在調查后發現,破產及其國有經濟的退出,產生社會震動不可避免。但如果上級主管部門主要領導給予充分重視,工作細致到位,使其嚴而有序,完全可以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人員安置的“軟著陸”。
破產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廣東省經貿委主任徐善如介紹說,為了關閉省屬煤礦,省政府在財政上拿出資金,專門用做煤礦企業關閉破產職工的安置費。至今省財政已經為關閉的各煤礦提供了近7個億的資金,幫助企業分流安置職工。
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巫開立說:破產要有序,有序政府就要出錢,有錢才能安置職工、才能穩定。可以說,政府承擔改革成本,是四望嶂礦穩定破產、國有經濟順利退出的重要保證。摘自《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