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輪“她”力量|女神的開掛人生,燃爆你的職場想象
青島新聞網3月8日(記者 江偉)婦女節將至,在賽輪集團這個充滿活力與機遇的舞臺上,眾多優秀女性正以獨特的姿態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研發女神謝明秀,在輪胎研發領域匠心獨運,在家庭中展現出無盡柔情;奮進青年劉懿宸,打破標簽束縛,在多個部門歷練,綻放出多彩的人生;潛力新星陳亞,因與賽輪的契合開啟成長之旅,在工作中不斷突破創新。
她們的故事,不僅展現了賽輪集團為員工提供的廣闊發展空間,更詮釋了新時代職場女性的拼搏與擔當。
研發女神謝明秀:輪胎背后的匠心,家庭中的柔情
“媽媽,這么大的輪胎竟是你參與研發的呀,你太厲害了!”在賽輪集團親子研學活動中,謝明秀8歲的大女兒滿臉驚嘆,望著世界最大吋級輪胎,那可是媽媽的心血結晶。小家伙一邊說著,一邊仰起頭,鄭重其事地給謝明秀豎起了大拇指。
謝明秀,是賽輪集團技術研發中心基礎開發部輪胎研究室的主任。自2014年博士畢業踏入賽輪集團,她投身技術研發領域已近十個春秋。“做輪胎就如同烹制一盤紅燒肉,食材挑選得講究,調料配比得精準,烹飪手法更得高超”談及工作,謝明秀笑著打了個比方說,平日里大家開車所用的輪胎,看似只是一塊普通橡膠,實則不然。為保障行車安全、降低環境污染,提升磨耗、抓地等關鍵性能,背后傾注了謝明秀和團隊無數心血,歷經海量試驗與嚴苛測試。
回想起2019年研發新產品“液體黃金”新材料的那段日子,為獲取更充足的數據、確保更高的精準度,團隊長時間堅守,多班輪轉不停歇。“當時的工作環境溫度頗高,為趕進度,中午也顧不上休息。當看到材料性能超出預期時,一切努力都值了。我們不僅要提升輪胎性能,更要讓公司的技術始終走在前沿”謝明秀言語間滿是堅定與自豪。
身為職場女性,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謝明秀坦言,家人是她堅實的后盾。“我的家人都特別支持我。平時,婆婆幫忙悉心照料年僅2歲多的小兒子,愛人則對大女兒關懷備至”謝明秀心懷感恩地說:“下班后,我就想多陪陪孩子們。特別暖心的是,公司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讓我們這些忙碌的職場人能有機會帶著孩子一同參與。就像那次,我帶著大女兒參加公司親子研學,他看到我參與研發的大輪胎時,興奮得不得了,滿臉都是自豪。”
在家庭與事業之間,謝明秀努力尋得平衡,在熱愛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也用心守護著家庭的溫暖。
奮進青年劉懿宸:打破標簽,綻放多彩人生
“過好自己的生活,專注做好眼前的工作,不為自己設限”劉懿宸說,自研究生畢業,她便踏入賽輪開啟職業生涯,三年多的時間轉瞬即逝,這段歷程中,她不僅順利完成了從青澀學生到成熟職場人的華麗轉身,更擁有了在多個部門歷練的寶貴經歷。而這一切,都深深得益于賽輪秉持的“信任和尊重”這一核心價值觀。
“在賽輪,員工擁有大量嘗試與挑戰的機會”劉懿宸說,她在研究生階段主攻企業管理專業,聚焦人力資源方向。畢業后,幸運地進入與專業高度契合的人力資源部門。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憑借自身的努力以及領導的信任,她在畢業后的第二年就獨立負責項目。從最初主導校園招聘工作,到擔任中國區市場部的HRBP,再到如今成為商務運營部部長助理,一路穩步前行。
正是賽輪這種不輕易給員工“貼標簽”、充分信任和尊重員工的企業價值觀,為她創造了從人力資源部門邁向經營部門的寶貴契機。“以前我站在校園招聘的講臺上,向畢業生們介紹賽輪的魅力;如今,我身處市場一線,將賽輪的優質產品推介給客戶。在一線工作,我深切感受到每一位同事奮勇向前的沖勁,每當看到業務成功落地,那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更是難以言表。這種職場角色與思維模式的重大轉變,對我而言是極為難得的機遇,我倍感幸運,也格外珍惜”劉懿宸感慨萬千。
在賽輪集團工作的這段時光,劉懿宸感受最深的,是這里濃厚的學習氛圍。“集團董事長及各位高管,常常會精心挑選各類優秀書籍推薦給員工,還毫無保留地分享他們閱讀后的感悟”劉懿宸說:“在這樣的環境里,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帶動,不僅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取得職場上的進步,更能將這些所學所悟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生有全新的思考。”
“我本質上其實是個‘外e內i’的人”談到個人生活及未來規劃時,劉懿宸微笑著說:“別看我在工作場上能自如應對各類事務,但內心深處,其實更喜歡寧靜。在一塊塊樂高積木的拼接組合中,我能沉浸其中,讓思緒平靜沉淀,那是一種難得的放松與自我回歸。在未來的家庭生活中,我希望能更多關注家人的想法;在職場,我希望做一名有內驅力和求知欲,勇于接受挑戰,成為為價值而活的女性。”
潛力新星陳亞:因契合結緣,向成長奮進
“我現在的工作環境和狀態,跟入職之前了解的情況一樣,這就是我一直向往的”大學畢業入職賽輪即將滿兩年的陳亞笑著說。如今,陳亞任職于賽輪青島工廠生產管理部,擔任生產計劃員一職。兩年前,在擇業時就聽以前的學長提起,在賽輪工作,只要有好的創想,都可以大膽提出來,公司會提供資源讓大家去實踐。對于一個剛踏出校園的大學生而言,這樣的工作環境極具吸引力。經過招聘順利進入賽輪后,她發現這里確實如學長所言。
“實習那段時間,我結合工廠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想法,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師傅和公司的大力支持”陳亞滿臉喜悅地回憶說,公司對每一位新入職的畢業生都會專門安排一位師傅進行指導,在跟隨師傅深入現場工作時,陳亞敏銳地發現,同樣類型的硫化機,硫化間隔時間卻存在較大差異。她將這一發現匯報給師傅后,師傅不僅肯定了她的觀察,還積極幫她牽頭組織現場的技術人員,一同探尋問題的根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改進之后,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我也因此獲得了 2024年的改善創新獎呢!”陳亞的語氣中滿是自豪。
“在賽輪,無論男性女性,都有機會展現出自己的優秀,公司特別注重將個人優勢與工作有機結合”陳亞感慨地說,學生時代的她,就對主持情有獨鐘。原以為參加工作后,很難再有機會施展這一特長,沒想到賽輪的員工活動豐富多彩,大學生迎新晚會、中秋節晚會、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接連不斷,這讓她在工作之余,還能盡情發揮自己的主持特長,實現了個人愛好與工作的完美融合。此外,賽輪十分重視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在實際工作中的應變能力。“曾與我同部門的王曉寧姐姐,就是我的榜樣。她在工作中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談及未來規劃,陳亞堅定地說:“未來的兩三年里,我希望能多去一線現場學習,著重提升自己在生產周計劃方面的技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另外,我目前正在攻讀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希望能在理論知識方面也有所突破,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