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000億,青島這一數字來之不易
2024,青島外貿交出高質量的“成績單”。
1月16日下午,青島海關發布數據,2024年青島市貨物進出口突破9000億元,達9076.7億元,占同期山東省進出口總值的26.8%;同比增長3.6%,增速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
青島進出口規模居北京之后,保持北方第二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進出口值居深圳、寧波、廣州、廈門之后保持第5位。
01
政策、服務協同發力
超9000億,青島外貿這一數字來之不易。
回望2024年,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復雜,地緣政治沖突,單邊主義、貿易保護加劇,經濟增長存在“溫差”。
尤其受大宗商品進口量價下跌影響,青島外貿增長承壓巨大。二季度,青島進出口增速持續低迷,一度低于全省4.7個百分點,挑戰前所未有。
挑戰面前,青島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扭轉了不利局面。
首先是從政策層面精準賦能外貿企業。青島出臺新一輪14條外貿發展扶持措施,重點引育一批國際貿易供應鏈頭部企業,近8000家企業獲得出口信用保險、產業貼息等資金支持,規模近2億元。
幫助本地企業“走出去”拓市場也是青島有關部門的工作重點。市商務局向企業推薦境外重點展會130個,全年組織3000多家企業參加150多場境內外展會,拓市場、搶訂單,意向成交訂單超230億元。
2024年青島市對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17.1%、10.4%、3.2%。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RCEP國家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增長12.5%、14.9%、9.2%。2024年,與青島有貿易往來的國別地區達到242個,較上年再增加4個,其中與160多個伙伴實現貿易增長。
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開行的中歐班列。
抓住國際貿易新機遇,搶抓二手車出口試點政策調整機遇,市商務局舉辦多場二手車政策宣講會,幫助77家企業獲批出口資質。
此外,青島積極培育新貿易主體,2024年全市有實績進出口企業較上年度增加1000家以上,總量近2.7萬家,數量再創新高。
02
出口產品含“新”量足
隨著政策工具持續加力,企業拓市場更加給力。下半年,青島外貿走出了一波強勁V型反轉。
在整體的外貿數據中,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2024年,青島出口5278.2億元,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增速12%,高于全國、全省4.9個百分點,對全省出口貢獻度41%,拉動全省出口增長2.9個百分點。
貿易是流,產業是源。青島出口創新高的底氣在于“內外兼備”的產業實力。
隨著青島傳統產業不斷升級、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出口產品含“新”量越來越高。2024年,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機電產品完成出口2675.7億元、增長17.1%,占比50.7%、提升2.2個百分點,拉動出口增長8.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其中,家用電器409.5億元,增長20.7%;汽車零配件242.5億元,增長4.7%;集裝箱221.9億元,增長82.3%;船舶106億元,增長68.1%。
繁忙的山東港口青島港
據海關部門統計,青島進出口總值的近七成由民營企業貢獻,達6291.3億元,增長1.3%,占69.3%。同期,外商投資企業1741.3億元,增長6.8%;國有企業1039.3億元,增長12.8%。
03
外貿環境持續優化
面對今年外貿環境出現的錯綜復雜新情況和新問題,青島在優化服務上持續加力,健全完善“商務、海關、稅務、外匯、口岸、港口+”聯動機制,為企業降本增效,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青島海關出臺細化支持海洋經濟發展、農產品擴大出口、郵輪產業發展、支持民企發展等系列措施。實施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出臺“政策工具箱”50項。
為建強青島港這一北方港口樞紐,進一步暢通沿黃陸海大通道,青島海關與濟南、鄭州、西安等海關聯合開展“陸海聯動、海鐵直運”監管模式。目前,“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已推廣至省內外9個內陸港,2024年沿黃各內陸港通過這一模式進出口貨物4725標箱,同比增長123.2%。
海關關員在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辦理原產地證書業務。陳星華 攝
為企業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青島市通過對接活動,幫助124家外貿企業獲得金融機構融資授信23億元。
全國首筆CIPS跨境保函業務落地、20家縣域銀行網點被選為外匯業務“直連點”、順利入圍擴大3項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試點城市……隨著一系列政策在青島的落地實施,金融活水不斷為本地外貿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提高了青島外向型經濟韌性。
一系列穩外貿、促發展的政策不僅為2024年外貿主體吃下拓市場的“定心丸”,也有望為2025年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展望2025年,盡管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挑戰持續增多,但在新動能、新優勢的加持下,青島外貿長期向好的趨勢值得期待。
記者|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