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市長掛帥!青島鼎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
技術極速的創新迭代,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帶給產業發展更多的可能。
在現代化產業體系這方城市競爭的主戰場上,誰能把握住創新的引領力量,就能率先的構建起更大的發展優勢。
深諳這一點的青島,正以前所未有全新的姿態,頂格推進構建更具城市優勢和特色的創新型產業體系。
12月23日下午,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專項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市委書記曾贊榮主持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講話,市政協主席孟慶斌,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張惠出席。
會議研究部署建設創新型產業體系的思路舉措,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分別匯報了《關于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十條措施》有關情況,審議了《青島市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2025年工作要點》。
這場高規格領導小組會,正式吹響了青島全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號角,也為青島今后一段時間的經濟工作發力點指明了方向。
01
建設創新型產業體系
會議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城市產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加快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是立足青島實際、順應產業發展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際行動,關系當前、利于長遠。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聚焦發展先進制造業,圍繞“10+1”重點產業方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大力推進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做到產業方向更加聚焦、細分賽道更加精準、產業布局更加協調、責任分工更加優化,努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為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強勁動能。
會議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十條措施,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
要優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一體推進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示范應用,更好發揮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
位于嶗山區的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
要突破發展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持續壯大產業規模,打造新的產業增長引擎。
要提質發展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等優勢產業,彰顯產業特色,加快產業“煥新”,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要超前發展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類腦智能等一批未來產業,實施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加快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要推進“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為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賦能增效。
02
“創新型”是重點
“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亮相,宣告了青島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把“創新型”作為城市產業體系的前綴,青島推動產業向新蝶變的信心和決心可見一斑。
今年以來,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青島一直在發力。
3月,青島升級“鏈長制”,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帶隊“掛帥出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加速壯大,形成了一批新興產業加速集聚的新高地。
以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園為例,這里已相繼落戶思銳智能、中微創芯、方益科技、貝斯蘭等40個重點企業,今年以來,北方華創山東區域總部、勝科納米北方總部等5個項目投產,貝斯蘭濕法設備總部基地、科新微電子芯片設計總部等9個新項目落地。這里不僅形成了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封測、研發設計的產業鏈,中微創芯等創新企業正深度融入青島具備傳統優勢的智能家電產業,城市產業“芯”動力愈發強勁。
面對低空經濟、大模型、智能網聯新能源等產業新風口,青島搶抓發展機遇,適時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先后出臺了《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青島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等系列產業計劃,打造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內核。
當下,無人機在青島醫療應急和商業流通等領域加快應用。
在今年8月16日,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這一彰顯城市對創新重視程度的會議上,青島明確提出了“創新型產業體系”的概念,提出要堅持“立足我所有、用好我所能、突出我所長、補齊我所短”,把科技創新與產業體系、企業主體、海洋特色、教育發展、人才支撐統籌起來,系統謀劃、一體推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快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
市主要領導密集的企業調研活動,也將目光聚焦到“專精特新”、獨角獸等創新主體上,聚焦到固態電池、太赫茲、鈣鈦礦等關乎產業未來的賽道上,傳遞了青島加速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體系深度融合的信號。
為了更好地統籌推進“10+1”產業發展,在推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同時,青島頂格設立了全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專項小組,舉全市之力,堅定地推動城市產業向新質生產力方向、更高能級邁進。
03
抓住成果轉化關鍵一環
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是關鍵的一環。
青島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匹配了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十條措施,將產業頂層架構和關鍵環節政策支持體系形成“一盤棋”,系統地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這片創新熱土加速落地。
今年,青島從頂層設計上謀劃了“3×4”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體系,而新一輪成果轉化措施更是直擊要點,進一步從制度突破和深層次改革上發力,打通產業鏈核心環節和技術堵點。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青島將通過繼續探索在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創新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使用方式、推行“先使用后付費”等方面的制度創新,打破科技成果轉化的“固有思路”,提高轉化實效。
要想高質高效地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是重要推手。青島將通過健全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選聘制度、建立技術經理人培育成長機制等方式,進一步放大“科技紅娘”等關鍵群體的作用。
全國海洋科技大市場進行青島好成果推介
青島還將探索在科研事業單位里設成果轉化崗位等措施,放大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執行力”。
今年,青島已經啟動了首批13家概念驗證平臺的建設工作。在科技成果轉化渠道的關鍵節點上布局建設中試基地、打造概念驗證平臺等創新平臺,提供科技金融等關鍵要素助力。
下一步,青島將鼓勵國有投資平臺設立科技成果轉化持股平臺,引導支持駐青高校、科研院所“揭榜”科技成果轉化改革任務,以先投后股、股權直投、賦能基金支持早期轉化項目等方式,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扶一把”“推一程”。
(記者 楊光 耿婷婷 編輯 趙笛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