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奏響啤酒節IP與城市流量的“雙重奏”
啤酒節IP與城市流量的“雙重奏”
通過不斷融合商業、旅游、文化、體育等多元要素,青島國際啤酒節在帶動酒店、餐飲等業態客流持續攀升的同時,也成為開展各類交流合作、舉辦多樣文體活動的夏日會客廳、文化新場域
立秋,代表暑熱即將散去,一年一度的夏日狂歡——青島國際啤酒節也漸漸進入尾聲。
今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更加炎熱,今年的啤酒節也比往年更加熱烈奔放、激情洋溢。第34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西海岸與嶗山兩個會場活力四射,熱情招待五湖四海的賓朋;會場外同樣氣氛不減,啤酒花的香氣蕩漾在島城山海之間,各類商旅會議、文體演出精彩紛呈。
啤酒節IP與城市文化融合、延拓,演奏出一曲美妙的復調,交織成青島夏日的五彩斑斕。
旅游目的地,夏日會客廳
“青啤大篷是金沙灘啤酒城最大的啤酒大篷,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可容納2000多人。啤酒節開幕以來,我們一般情況下,工作日晚上八點滿座,周末晚上七點人就滿了。”青島啤酒大篷運營負責人董璐璐告訴記者,一座難求是這里的常態。金沙灘啤酒城共有9個啤酒大篷,青啤大篷以其百年品牌不斷煥新的魅力品質體驗吸引市民游客,工作人員夜晚異常忙碌。
今年,青島啤酒將青啤大篷升級為封閉式大篷,篷內配備空調,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好的暢飲體驗。此外,大篷還首次采用了雙舞臺設計,前后互動、身臨其境,運營區域設置商務接待卡座區、演出互動區、暢飲區等不同場景。
啤酒是啤酒節的主角。青啤大篷內,不僅有新鮮出廠、全程冷鏈運輸的原漿、純生、白啤、黑啤、IPA等鮮啤系列,還有草莓西柚、三重檸檬、比利時雙料等青島啤酒6款特色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本屆啤酒節青島啤酒創新推出“三升酒興”,一個“酒炮”能提供風味各異的三款酒,成為大篷里的“暢銷品”。
7月24日,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9萬人次,躍上旅客量級新臺階。在這些來青島度假的游人口中,啤酒節是一個繞不開的高頻詞,有人甚至已經提前約好,下飛機后直奔會場。青島洶涌的人潮中,不少人都為了一杯啤酒而來。
青島海都大酒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淑萍對此深有感觸:“進入夏季以來,尤其是啤酒節開幕以來,酒店入住率大幅度提高,收入增加了20%左右。”海都大酒店共有客房750套左右,近期入住率基本在95%以上。
晚霞映照下的金沙灘啤酒城人如潮涌。邢志峰 攝
“我們接待的大部分是商旅客人,其中50%左右是協議客戶,參加團隊會議的約占40%,剩下的10%為線上平臺預訂。近期客人咨詢啤酒節情況的非常多,我們也對服務人員開展了相關培訓。”崔淑萍介紹,海都大酒店距離金沙灘啤酒城6公里左右,因為不少住客的商務接待、宴請都選在了啤酒節,酒店還為此專門租賃了一輛40座大巴車,提供往返啤酒城的接送服務。
坐落于金沙灘啤酒城的青島啤酒時光海岸精釀啤酒花園,匯集1903精釀工坊、度假酒店、威士忌俱樂部、啤酒SPA、創意烘焙、婚戀服務等時尚業態,成為很多游人的目的地。
“目前1903精釀工坊每天接待1000人次以上,到啤酒節閉幕式當天的包間已經全部訂滿。酒店房間天天滿房,需要提前七八天預訂。”青島啤酒時光海岸精釀啤酒花園副總經理高文賓告訴記者,今年啤酒節期間公司調集新增了一批員工下沉服務一線,并且有針對性地優化了出餐等環節管理以實現服務的提質增效,但是依舊異常忙碌。“今年客流量多了不少,大廳的散客區高峰期會出現排隊等位情況,可能需要三四十分鐘才能落座。”
第34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前來游玩暢飲。
啤酒節,是青島最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夏日會客廳,一系列商貿洽談、交流合作在這里開展。
7月19日以來,嶗山會場充分利用啤酒節這一“夏日頂流”所帶來的紅利,積極開展人才、科技、金融等專場交流活動,展現綜合發展實力的同時,也誠摯邀請相關產業領域的各類人才共同見證并助力嶗山區發展。
“這是我第一次以駐區企業的身份受邀參加啤酒節專題活動,深刻感受到嶗山區對科技創新的重視。這種重視,對我們這些扎根嶗山、與嶗山共同成長的企業而言是一種極大鼓勵和支持。”7月27日晚,在啤酒節“嶗山科創主題日”活動現場,大朋VR創始人陳朝陽這樣說。
頂級大流量,活力集散地
歷經34年發展,青島國際啤酒節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節日現象。它更像是一塊酵母,發酵著整個城市的活力與激情,呈現出越來越顯著的溢出效應。
嶗山會場周邊,各民宿入住率均出現了30%以上的增長,尤其是進入8月以來,隨著啤酒節活動的持續火熱,多家民宿甚至出現了一房難求的情況。
“我們嶗山店的20間客房,目前基本處于滿客狀態,啤酒節舉辦以來,房間預訂率提升了30%以上。”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樸宿·棲瀾海居民宿相關負責人田女士明顯感受到啤酒節對旅游業帶來的諸多利好。“我們民宿位于嶗山風景區仰口游覽區附近,近段時間不少客人來青后,都是先到啤酒城打卡,再來仰口感受嶗山的自然風光。”田女士說。
嶗山區沙子口街道邂逅美宿主理人單冰介紹,從7月的最后一個星期開始,自家民宿迎來預訂高峰,尤其是進入8月以來,幾乎每天都是滿客狀態。
在西海岸新區南島小鎮,擁有698套房源的新綠洲·銀沙南島美宿項目同樣住客盈門。該項目由青島海洋投資集團聯合薛家島街道、新綠洲酒店打造,7月1日正式開業運營,目前入住率保持在92%以上。
這是海投集團以輕資產運營模式激活閑置資產“生”出新業態,探索現代服務業的新嘗試。項目實施“國企搭臺、街道參與、社區出資產、專業團隊運營”四方聯合模式,將居民閑置房統一承租后運營。該民宿位于銀沙灘路79號,十分鐘內就可抵達金沙灘啤酒城。新綠洲酒店運營總監劉麗穎介紹,項目“五一”假期試運營了120間民宿,后期根據入住情況調整提升,為迎接暑期尤其是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高峰客流做足了準備。
第34屆青島國際啤酒節人才主題之夜活動現場。
據了解,僅7月19日至8月4日,新綠洲·銀沙南島美宿項目就接待游客2.6萬人次,營業收入超過200萬元。根據預計,該民宿年可接待游客77萬余人次,為周邊居民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還將有效帶動周邊餐飲業、零售業、交通業以及旅游紀念品等相關行業發展。
除了直接的客流增加,啤酒節會場周邊不少民宿、餐飲企業還主動參與其中,通過創意營銷、特色活動、優惠套餐等方式,積極與啤酒節聯動。
在沙子口街道流清灣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一場“嶗山腳下”的啤酒嘉年華精彩上演。邂逅美宿、瑜上山間、仙居嶗山等一批主題民宿與世紀廣場啤酒城積極互動,為市民游客送上流清灣畔的“Citydrink”。位于嶗山區北宅街道的農家宴品牌禾家泓苑,啤酒節伊始便在店內推出啤酒嘉年華活動。“櫻桃是北宅的特色產業,我們將櫻桃元素融入啤酒節活動,推出櫻桃啤酒等產品,非常受歡迎。”店主閻海濤說。
文化代表作,城市金招牌
在啤酒節這個市民節日的營造上,青島融匯進了自身的各種活躍因子,讓其擁有了斑斕的色彩與柔韌的身段,一路風姿綽約。時至今日,青島國際啤酒節早已是品味青島城市文化的一個代表作。
在金沙灘啤酒城,全國首部大型啤酒主題演藝秀《酒秀》今年迎來重磅改版升級,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墨西哥、保加利亞、美國和西班牙等10個國家的百余名藝術家,為市民游客帶來震撼體驗。啤酒節期間,這里將組織舉辦音樂演出、藝術巡游、體育競演、酒王爭霸賽、啤酒歡樂女神選拔賽等2000余場次活動。“一場球(中超足球賽事),一場秀(360度全景秀《海上有青島》),一場酒(青島國際啤酒節)”,成為展現西海岸新區城市新風采的代表。
嶗山世紀廣場啤酒城先后舉辦籃球賽、花樣滑板等多元化的體育賽事活動。7月28日晚,一場熱血籃球賽在啤酒節嶗山會場潮玩街區舉行,勇奪2024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亞軍的青島六十七中籃球隊隊員,為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籃球表演賽。本屆啤酒節,嶗山會場將電競與啤酒節這個城市大IP相結合,為市民游客打造獨一無二的旅游、美食、啤酒、電競多維度體驗。經過兩天精彩刺激的比賽,7月30日,第34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嶗山會場“雷神杯”電競嘉年華落下帷幕。
“雷神杯”電競嘉年華近日在第34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嶗山會場圓滿落幕。
今年啤酒節恰逢奧運年,啤酒節上也多了不少奧運元素,實現了啤酒與奧運的碰撞。金沙灘啤酒城時尚體育節特別增加了奧運元素,其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獎牌最為引人注目。“北京冬奧會的火炬!原本只在電視上看過,現在終于見到實物了。”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居民趙女士興奮地說。
“變化與融合是本屆啤酒節所呈現的一個鮮明特點。”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如是評價。在他看來,本屆啤酒節在商業、旅游、文化、體育等多元要素的交融以及眾多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這種融合,不僅為34歲的青島國際啤酒節增添了更多色彩與活力,也推動了城市特色產業的協同發展,為青島的國際形象與經濟繁榮貢獻了新力量。
李光全表示,從節與城融合的視角審視本屆啤酒節,青島將商、旅、文、體等不同要素深度注入城市建設與發展當中,充分激發了全方位、各領域的城市活力。“這不僅使得青島因啤酒‘與世界干杯’,更進一步推動青島在商業、旅游、文化、體育等多個層面,從不同角度‘與世界對話’,講好內容不同但結果同樣精彩的城市故事。”李光全說,啤酒節雖然會結束,但啤酒為媒下的精彩青島故事卻會一直上演。
持續舉行的文化活動、體育賽事,讓啤酒節形成了一個城市文化新場域,成為青島的一個標志性符號。2021年,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發布品牌價值評估報告,青島國際啤酒節品牌價值為368億元。今年3月在泰國舉辦的2024尖峰獎暨亞洲節慶城市研討會上,青島國際啤酒節斬獲“2024亞洲節慶·最具狂歡氛圍獎”及“2024亞洲尖峰獎·最佳文創產品獎”兩項國際大獎。
在研討會上分享青島國際啤酒節主要成就和成功經驗的,是國內知名節慶文化學者、青島國際啤酒節首席顧問林醒愚。從第1屆到第34屆,林醒愚看著啤酒節誕生、成長、壯大。
“啤酒節這駕馬車是停不下來的。”林醒愚表示,三十多年來,啤酒節作為一個節日的體量不斷加大,參與人次幾乎可與慕尼黑十月節等量齊觀;聲量不斷放大,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度量不斷擴大,國際啤酒節聯盟合作機制等顯示出城市的開放胸襟;容量不斷增大,成為“中國啤酒之都”,證明了啤酒節不斷走向成熟。
“對已過‘而立之年’的啤酒節來說,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更精準地為自己畫像,打造出專屬于自己的精神特質和文化風貌,形成自己的文化范式。”林醒愚表示,在不斷創新之外,啤酒節同樣應該懂得堅守,堅持調性,注重沉淀,把這塊標志性招牌打造得更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