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臺共促發展 精準服務直達青島民營企業“家門口”
“政益企·共發展”民營企業政策宣講會舉辦,搭建平臺共促發展
精準服務直達民營企業“家門口”
今年1-5月,青島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6%,比1-4月提高0.6個百分點;占全市投資比重為61.2%,比1-4月提高0.8個百分點。反映民營經濟活躍度的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升溫,離不開精準有效的政策供給。
“青島認定的前兩批20個重點產業數字化賦能中心,有19家依托民營企業建設,截至目前已累計為3000余家本地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落地項目630余個”“統一的企業融資平臺打破跨網響應服務壁壘,企業融資需求‘直達’全市550多個金融機構網點、2100多名客戶經理辦公桌面,助力4000多家企業獲得貸款700多億元,其中近六成為中小微企業”……這組數據來自市發展改革委7月1日舉辦的首場“政益企·共發展”民營企業政策宣講會。
匹配現場近百家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民營企業的需求,宣講會精心篩選了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青融通”融資平臺以及“雙碳”背景下的企業能耗政策等企業關注度高、政策適用范圍廣、支持力度大的多項發展改革領域政策深度解讀,努力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切實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找準發力關鍵點位
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找準需求才能在關鍵點位精準發力。
“融資難”向來是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道坎”。在青島企業融資服務統一平臺——“青融通”平臺,企業無須擔心自己的融資需求得不到響應,平臺為每一筆融資需求提供“保姆式”跟蹤服務,設置“搶單大廳”模塊,鼓勵金融機構及時響應企業融資需求。
宣講會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家來自西海岸新區的貿易公司因訂單回款慢導致流動資金緊張,急需資金進行采購。企業通過“青融通”平臺發布了50萬元的融資申請,青島某銀行在“搶單大廳”進行搶單并主動對接,向企業發放了29萬元貸款,用于企業經營周轉,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燃眉之急。
“青融通”平臺通過歸集的200余類涉企數據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精準畫像”,便捷企業“上平臺、用平臺”的同時,以數據為企業增信。目前平臺注冊用戶達46.3萬余家,入駐金融機構73家,聚合銀行融資、保險保障等8類融資資源,金融產品和服務由194個增加至381個。
民營企業要跨越的不只是“融資關”。貢獻了青島全市60%以上的稅收、近70%的進出口、8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如此體量的民營企業,其數字化轉型態勢不僅關乎自身成長,更事關城市產業的未來走向。
針對數字化轉型初期難以邁出的“第一步”,青島探索通過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的建設,推動普惠的診斷服務,設立財政補助資金,對賦能中心開展診斷咨詢服務產生的實際費用按50%的比例給予補助,以“政府補一點、賦能中心讓一點”的模式,力爭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免費的轉型咨詢服務。
這不僅為更多中小微企業降低了轉型門檻,還推動了賦能中心聚焦產業轉型技術需要,打造轉型標準產品,形成行業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前兩批20家賦能中心累計形成行業解決方案(標準產品)107個,制定行業標準(規范)近50項,為政府部門提供行業數字化轉型調研報告超300份。
“近年來,市發展改革委聚焦民間資本投資、民營企業轉型、要素供給保障、惠企財稅政策等方向推出系列支持政策和服務舉措,努力賦能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據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卞成介紹,在賦能民間資本投資方面,2023年,市發展改革委共推薦47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總投資1355億元;激發民營企業投資活力,民間投資項目數量占省、市重點項目的60%以上。
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找到了服務民營企業發力的點位,要想提高政策效能,關鍵就在于如何用好政策,提升服務精細度。這也正是市發展改革委發起政策宣講會的目的所在。宣講會結合經典案例著重突出政策申報的關鍵要件、重點環節、注意事項,著力提升服務精細度,讓更多企業在了解政策詳情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增強發展信心。
在極視角科技政府項目總監王璐璐看來,宣講會為參會企業搭建了對照自身和行業發展需求、深入了解政策的平臺。“作為青島市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之一,極視角對賦能中心下一步發展規劃有了更明確的目標。”王璐璐表示,未來,極視角將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應用標桿示范,憑借自身“平臺+生態”模式,讓全球開發者群策群力,共同做好落地賦能。
走在數字化前沿的民營企業是城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創新生態的重要一環。“作為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及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檬豆科技深感責任重大。”青島檬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政策研究經理劉新悅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優勢,不斷優化我們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力求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
宣講會上釋放出的政策導向也讓企業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近年來,公司緊跟建筑業新技術的發展方向,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動力持續升級。在低碳化轉型方面,公司大力倡導超低能耗建筑項目建設、裝配式應用、環保新材料開發應用,連續兩年針對部分業務及項目開展碳盤查、碳核查工作。宣講會提到的‘雙碳’背景下的企業能耗等政策,不僅進一步啟發了民營企業未來發展方向,還更加堅定了公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信心。”德才股份品牌管理中心副總經理王寅寧說。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強面向民營企業的政策指導和服務支持,常態化組織開展政策宣講、政企溝通等系列活動,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