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新藍海”,青島激活“第五大生產要素”
當前,數據已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且正快速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今年4月召開的全國數據工作會議透露,2023年,我國數據生產總量預計超32ZB(1ZB約等于10萬億億字節)。國家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提出,推動數據要素與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協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開辟經濟增長新空間。
2024第二屆公共數據運營大會。
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青島是“先行者”。近年來,青島聚焦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公共數據運營,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制度建設、數據治理、場景應用和生態培育,形成“以公共數據運營撬動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模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6月28日,由城陽區人民政府、青島華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開放群島開源社區主辦的“2024第二屆公共數據運營大會”舉行,這是青島持續發力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又一有力舉措。
實現數據要素高質量供給、合規高效流通,是更好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瞄準這個方向,青島乘“數”而上,搶灘“新藍海”。
01
資源池“數滿質高”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最大優勢,在于其賦能百業的“乘數效應”。
當下,不論是政務服務領域中的“讓數據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還是在生產生活中的工業制造、數字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等領域,都離不開一種甚至數種數據賦能。
綜合來看,數據要素可以賦能技術、資金、人才等多種要素,提高其要素生產率;通過發揮數據報酬遞增、低成本復用等特點,可更好實現知識擴散、價值增加。若將多元數據融合,還可以促進生產工具創新升級,塑造發展新動能。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江小涓曾在采訪中表示,數據要素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低成本多場景復用”,一組數據可以被不同主體以不同方式重復利用,從而挖掘出更多價值。
總而言之,要更好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數據供給、流通、應用等方面是重點。
"青數營"公共數據運營沙龍活動。
這方面,青島已經打下了良好基礎。2022年8月,青島在全國率先啟動公共數據運營試點工作,授權青島華通集團子公司華通智研院作為運營試點單位。同年10月,出臺《青島市公共數據運營試點突破攻堅方案》,提出建設以公共數據運營主體為核心的一級市場,以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二級市場,以產品服務為核心的三級市場,構建集供數、治數和用數于一體的公共數據運營體系,以公共數據運營撬動數據要素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屆公共數據運營大會上,華通智研院主導的《公共數據資產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評價》標準正式啟動編制,公共數據資產價值評價將有更明確的指導依據。
截至目前,青島融合匯聚公共數據超2200億條,包括1.3萬個可共享數據集、420余個AI算法資源、18萬個物聯感知設備數據。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的資源池“數滿質高”。
需要明確的是,青島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授權的是數據治理,而非具體場景建設。因此,雖然授權運營的試點單位是1家,但廣大企業都可以平等參與公共數據開發利用。
02
賦能千行百業
不同于其他傳統要素,在把好“安全閥門”的前提下開放共享數據,推動數據與場景結合,可以更好實現數據要素價值。
比如,金融領域對其他行業數據需求大,若引入社保、環保、科技等領域的公共數據,金融機構可以完善信貸模型,進而影響對企業的貸款授信決策;在醫療領域,通過數據創新醫療核保產品,實現醫療數據變現,正在推進醫療數據用于藥物治療有效性分析,支持新藥研發、舊藥新用、藥械審批、醫藥市場洞察分析;在交通領域,正在利用交通運輸數據,推進城市全域貨運通道規劃、“車-路-城”融合發展、二手車交易、汽車金融、精準營銷等應用場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軟件與集成電路評測中心副主任吳志剛認為,未來要發力打造城市數據要素價值綜合服務體系,讓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
2023智能要素流通論壇。
青島正在發力。前不久,青島在城陽區舉行了數據要素供需對接會,拜耳、阿斯利康等全球知名企業及百度、阿里、騰訊等國內頭部企業和知名數商70余家單位均到場,圍繞數據要素供需開放深入交流對接,9家企業現場簽約,將在醫療、交通、教育、化工等領域開展一系列數據合作。
數據要素不僅可以賦能百業,其自身也是一種產業。
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圍繞影視、文旅、衛星遙感、工業等重點領域,上架數據產品、模型和算法341個,數據交易額累計近8000萬元;全國首個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提供海洋地質等10類海洋數據交易服務,累計交易額1560萬元,帶動相關海洋產業增加值超過3億元。
掘金這一產業,青島正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數據資源供給和產業政策引導,不斷發力為企業營造更好的數據要素市場環境。在城陽區,全省首個數據要素產業園正加快建設運營,目前集聚數商企業80余家,數據要素市場流通規模已突破1億元,數據要素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和成效。
03
搶灘布局“新藍海”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數據要素對于經濟發展的作用正被各大城市所重視。
北京提出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上海劍指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也結合實際推出多項舉措,全面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目前數據要素市場處在初級階段,還存在數據供給質量不高、流通機制不暢、應用潛力釋放不夠等問題。
2023首屆公共數據運營大會。
對青島來說,健全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數據基礎設施、豐富數據要素供給,推動數據流通市場活躍有序、數據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是現實所需、發展所需。
要推進數據資源化,建設完善的網絡、算力、流通和安全等數據基礎設施,強化數據集中匯聚、采集治理,擴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營造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
要推進數據資產化,加快數據資產登記評估、引導數據資產應用,以股權化等多種方式運營數據資產,推動數據資產保值增值。
更為重要的是推進數據產業化,做大做強數據要素產業園,推動數據要素資源和政策集聚,鼓勵、引導各類主體積極參與數據要素開發利用。
數據資源開放共享,融合應用持續涌現,創新生態加速聚集,相信隨著數據要素的加速流動與數據價值的充分釋放,青島數字經濟發展將邁上新臺階,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作者|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