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14處閑置商業載體 釋放何種能量
青島深藍中心·GT PLAZA招商率達88%,預計今年10月開門納客;百盛大廈物業正式“易主”;太平路31號、33號改造提升項目啟動……
“盤活”14處閑置商業載體,釋放何種能量
作為承載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平臺,商業載體是提升消費品質、改善消費體驗、促進消費升級的關鍵要素,也是城市商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在青島市南區,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鱗次櫛比的高樓、時尚繁華的商圈也是現代化城市一道迷人風景線。這里坐擁海信廣場、萬象城、海天MALL等11家大型商業中心,集聚280家各類首店、千余個國際一線品牌,是青島時尚消費核心區、全省高端消費最集中的區域。
位于東海西路11號的青島深藍中心項目。
面向多元化的消費新需求,市南區今年將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契機,從產業空間拓新、產業迭代升級、運營服務提優三個方面,提升和“盤活”青島深藍中心、中山路百盛大廈等14處閑置商業載體,開辟消費新空間,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青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盤活”休眠資產
總投資126億元,高328.6米,坐落寸土寸金的浮山灣畔……位于東海西路11號的青島深藍中心項目自2010年起就備受矚目。6月5日,青島深藍中心·GT PLAZA啟幕,標志著又一顆時尚消費明珠將在浮山灣商業圈亮起。據悉,該項目正在穩步推進,招商簽約率已達88%,預計今年10月開門納客。
作為綠城中國在青島打造的首個TOD超高層商業綜合體項目,其商業板塊深藍中心·GT PLAZA商業體量約7萬平方米,共有“地上+地下”五大樓層,體驗、餐飲、文娛、生活類業態占比達80%,不僅有中影國際影城青島首家直營店,設置高品質CINITY銀幕及高規格VIP影廳,讓影迷們暢享視聽盛宴,還將聚集全國知名、本地頭部餐飲品牌,打造城市首進、娛樂體驗、社交生活業態的時尚消費商業氛圍。
新型商業載體即將璀璨綻放,老城的商業載體也不斷刷新“盤活”進度條。5月31日,百盛集團宣布其附屬公司青島第一百盛有限公司已完成位于青島市的物業出售。至此,中山路百盛大廈物業(連同配套設施)正式“易主”。未來,百盛大廈將實現“騰籠換鳥”,盤活“休眠”資產、閑置資源,再啟下一個“黃金時代”。在此之前,百盛購物中心裙樓及地下車庫改造提升項目已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4.7億元,預計將于2025年完工。
同樣令人期待的,還有太平路31號、33號改造提升項目,這兩座地標建筑與棧橋“對望”上百年,承載了無數老青島人的美好回憶,見證了老城歷史變遷。如今,市南區啟動太平路31號、33號改造項目,并在設計方案招標公告中明確了該項目的“重生”方向,擬改造為高端酒店。
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市南區發展起步早,一批大型商業載體率先拔地而起。隨著時代發展,一些商業載體出現硬件設施老化、經營模式落后等問題,步入了后勁不足、停滯不前的困境。近年來,市南區持續發力樓宇經濟,加速“盤活”閑置商業載體,“今年,我們計劃‘盤活’魯能領寓、原太古百貨等14處閑置商業載體,目前已經完成國際法務中心、云南路127號、東航大廈等近13萬平方米的‘盤活’。樓宇經濟是市南破解發展難題、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抓手,也是不斷向上向新發展的澎湃動能?!笔心蠀^招商投資發展中心副主任商云瑞表示。
優化發展“鏈條”
土地資源是限制發展空間的物理因素,人才和產業才是引發發展能級質變的化學因子,在有限的空間內,釋放無限的能量。
盤活閑置資源,挖掘發展增量。今年2月份,曾經停滯9年的香港中路80號項目,已正式揭牌成立青島中央法務區·涉外法務區。該項目原址為財富中心大廈,2013年9月主體封頂后,因原開發商資金鏈斷裂,項目長期停滯。經市區兩級合力攻堅,涉外法務區從昔日爛尾停滯到如今傲然屹立,一座現代化涉外法治高地強勢崛起。
目前,青島中央法務區·涉外法務區已入駐青島國際商事法庭和青島知識產權法庭。作為首批入駐涉外法務中心的公益性機構,青島國際商事法庭是山東省唯一獲最高法院批復在地方法院設立的機構,未來將積極釋放龍頭示范和“虹吸效應”,為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加速帶動商事調解、仲裁等配套法務機構、泛法務機構齊聚涉外法務區,為打造國際商事海事爭端解決優選地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法律服務資源集聚地,市南區執業律師總人數占全市律師人數37%,法律服務、泛法律服務等業態聚集,不斷賦能城市更新建設、產業提質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法律咨詢專家充分發揮法治智庫作用,參與處置停工長達14年的“金街”城市更新項目,成功推動項目順利復工,讓市民心中的“城市瘡疤”煥發新生。
品質是市南最亮麗的底色,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優勢。今年,市南區堅持在城市更新、品質提升上合力攻堅、縱深推進,將改造老舊樓宇15座以上,撬動國有企業、社會資本投資規模超億元,力爭改造面積不低于40萬平方米,盤活閑置商業空間30萬平方米以上。圍繞“6+1”主導產業,打造符合產業方向的“一樓宇一特色”專業特色樓宇,促進政策、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合理嫁接,高效推動樓宇資源活化利用。開展特色樓宇培育,優選銀座、府都、金光等10座商務樓宇,再培育2座億元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