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五大行動”力推“高效辦成一件事”
圍繞服務企業、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賦能、機關運轉等制定系列優化提升舉措
青島:“五大行動”力推“高效辦成一件事”
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是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然要求。近日,青島市人民政府印發《青島市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服務企業、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賦能、機關運轉,實施五大“優化提升行動”,同時發布“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度重點事項清單,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堅持企業視角,用心用情服務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5.6萬余戶。截至3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超214.6萬戶,同比增長3.13%。
聚焦實施服務企業優化提升行動,《若干措施》堅持企業視角,制定服務企業舉措,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健全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堅持市領導與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適時組織政企交流懇談會,征求改進提升政務服務的意見建議。每半月舉辦1次政企交流面對面活動,宣傳解讀惠企政策,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形成“企業出題、政府答題”良性互動。
優化服務企業平臺載體。加強全市服務企業統一平臺建設,優化“青島政策通”平臺功能,實現市級財政獎補類政策發布兌現“一站式”辦理;豐富“青融通”平臺應用,增設文旅、綠色低碳等特色金融專區,為經營主體提供多樣化融資支持;完善“12345·青訴即辦”平臺機制,提升訴求處置精準度和問題解決率。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程,數字化轉型改造企業1000家以上,發布“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場景1000個以上,打造一批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行業標桿和“數字領航”企業。
建設服務企業專職隊伍。打造重大項目審批服務“金牌團隊”,創新實施全過程、定制化、個性化服務舉措,助推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為規上工業企業“一對一”明確服務專員,提供政策宣講等企業服務。支持民營企業組建相關產業協會商會,以市場化專業服務賦能強鏈補鏈。
打造服務企業特色品牌。深化“青島企業家日”系列活動,塑造“營商青島·共贏之道”城市營商品牌,營造尊商重商濃厚氛圍。拓展“營商環境會客廳”功能,發揮好營商環境專家委員會、媒體觀察員、體驗官作用,進一步拉近政企距離,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優化“青法先生”企業服務團法律服務,打造城市法治新名片。
堅持改革創新,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是“必答題”。《若干措施》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個維度入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圍繞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非禁即入”普遍落實;統籌實施公平競爭政策,推動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競爭審查會審;構建虛擬評標室,實現評標全過程“云上辦”,持續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加大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力度,推動融資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擴大融資規模。
圍繞加強營商環境法治建設,建設“青島中央法務區”,形成高能級法務服務體系;推動品牌建設、交通運輸、數據要素等領域地方性法規制定修訂,加快出臺青島市品牌建設地方性法規;按照鼓勵創新原則,在守住安全底線前提下,按規定對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圍繞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開展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促進行動,“一企一策”推動增資擴產,營造良好外商投資環境;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實施“跨境貿易便利化直通車”服務機制;優化口岸跨部門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辦理和進出口流程,推動海關和貿促會RCEP項下出口貨物原產地核查結果互認、一次完成,提升跨境貿易“一站式”服務能力。
圍繞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積極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深化與沿黃城市交通、產業、開放等領域務實合作;研究特定功能區賦權有關事項,支持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
堅持服務為先,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政府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過程,也是推動政府換位思考的過程。
透過“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度重點事項清單,不論是關于企業的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信用修復“一件事”,還是關于個人的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退休“一件事”,都是從企業和群眾視角所尋找的改革發力點。《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實施政務服務優化提升行動,不斷滿足企業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期待。
在優化政務服務渠道建設方面,鞏固和拓展全國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和向基層延伸試點成果,試點打造“一碼預約、一號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模式;合理設置政務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窗口和專業服務窗口,除特殊情形外,原則上政務服務事項均應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實現統一受理和“一站式”辦理;堅持“應上盡上”,提高網上辦事覆蓋面,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全流程上網辦理,在業務中臺流轉。
在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方面,鼓勵各區(市)、各部門從實際出發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不斷拓展新的服務場景,推出具有青島特色的“一件事”;推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審批服務模式;持續落實政務服務事項省內通辦、跨省通辦,依托線下代收代辦服務模式,按需開設遠程虛擬窗口,做到就近辦、異地辦。
在強化政務服務能力建設方面,加快建設“無證明城市”,深化電子證照數據共享應用,不斷拓展“魯通碼”應用服務場景;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編制“一企一檔、一人一檔”數據規范,推動實現“一數一源一標準”。
在推動政務服務擴面增效方面,探索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政務服務體驗員”活動,大力推廣延時、錯峰、周六預約等服務模式,滿足企業和群眾差異化辦事需求;增強幫辦代辦能力,線上推行人工在線幫辦和問答式引導智能幫辦,線下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陪同辦、代理辦、優先辦、入戶辦等服務;圍繞企業在項目、政策、法治、金融、人才、科創、開放等方面的共性需求,試點推出一批涉企增值化服務場景,構建政府、社會、市場一體協同的服務模式。
堅持融合發展,數字賦能線上線下
“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二者缺一不可。《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實施數字賦能優化提升行動,筑牢數據底座,推動“一件事”高效辦理。
一方面,升級數字基礎設施,積極推動算力資源互聯共享,探索打造“全市算力一張網”;深化“千兆城市”建設,爭創全國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圍繞低空經濟、自動駕駛、深海養殖、新型儲能等業態發展,加快交通、能源、海洋、市政等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推進智能建造發展,努力實現全域“物聯、數聯、智聯”。
另一方面,強化數字技術突破,支持重點數字創新企業承擔國家、省重點研發計劃,鼓勵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提升核心技術攻堅能力。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圍繞重點產業鏈薄弱環節,實施專項科技攻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同時,深化數字政府建設。實施“城市云腦2.0”工程,統籌政務信息系統項目全流程管理,試點政務服務、機關運轉等多場景大模型應用場景,為“高效辦成一件事”提供全方位數字化支撐。聚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做優做強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動產業項目加快集聚。
此外,《若干措施》還從提升辦文辦會質效、加強信息協同聯動、深化政務公開創新等方面,提出深入實施機關運轉優化提升行動。例如,圍繞深化政務公開創新,提出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和企業群眾需求,打造專題政策文件包,提供高效精準、高度集成的場景式政策公開服務;創新完善政策公開“二維碼”索引功能,實現政策意見征集、結果反饋、會議審議、文件發布、解讀兌現全鏈條“一碼”公開。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一項綜合工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合力推動,找準突破點,探索新路徑,實現“高效”和“辦成”有機融合,推動政務服務進一步優化、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廣大企業和群眾將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