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和警察誰在查案?” 山東科技大學請來法官檢察官進課堂
青島新聞網5月28日訊(記者 韓彤彤 通訊員 任波)“熱門電影《第二十條》中為何是檢察官在堅持查案,而不是警察?”當電影照進現實,到底誰該承擔責任?
為真正讓學生理解法律基本理論知識,提升法治素養,2024年新學期以來,山東科技大學請來了法官、檢察官走進校園,以“現場判案+普法”開啟了新形式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
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第一堂課,圍繞春節檔熱門電影《第二十條》,自動化專業2023級徐逸飛同學提出了疑問:“現實中檢察官和警察怎么辦案?”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部把山東省鄆城縣人民法院法官程英、鄆城縣人民檢察院特聘檢察官張曉航請進了課堂。
兩位“業界教師”從電影主線案情、正當防衛法律條款的具體適用、刑事訴訟程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在《第二十條》電影中,為何堅持查案的是檢察官?檢察官張曉航進行了詳細講解:首先需要掌握司法機關的職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職能,如第三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法官程英、檢察官張曉航還從刑事訴訟程序、具體案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教研部老師李之鵬表示;“感到受益匪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深化案例背后的教育價值,也期待在本學期有更多業界教師現身說法,提高教學的專業性和趣味性。”
“老師,我們都知道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但它和我們的生活到底有什么關聯呢,您能展開講一講嘛?”安全工程專業2023級喬宇晗同學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上提出自己的疑問。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憲法便開始保護我們。”“到了大學第二年,睡在你上鋪的兄弟光榮入伍,學校會為他保留兩年學籍。”“從出生到上學到工作、買房、退休,每個人生的重要時刻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程英法官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講解了憲法知識。
這是山東科技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普通的課堂一幕。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研部主任毛雪婷介紹,“這門課是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修養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程。其中法治部分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特征和運行機制,整體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體系的精髓。這部分內容理論性強,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絕對主體,以灌輸式的課堂講授方式進行教學。但單純的理論說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能動性,他們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都會受到抑制。”
如何讓枯燥的“干貨”變成同學們更容易吸收的“美味”?
毛雪婷介紹,“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們一方面加強憲法、法律知識的學習,解決教師法治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一方面運用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將法律從業者納入教師隊伍,形成合力,打造憲法教育的生動課堂。”
“當你畢業后,憑借聰明才智在招聘會上過五關斬六將,要在工作中勇敢地對不許休假、女性就業歧視說不!”“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是要被下架的”……
課堂上,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被持續有力的展示出來。張鑫鈺同學表示:“通過這些鮮活案例,拉近了憲法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也感受到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一直默默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
山東省教學名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常春介紹,近年來,山東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部優化教學內容,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傳統課堂轉變為多主體課堂,引入法官、檢察官、思政輔導員等業界教師進入教學環節,深受師生歡迎。下一步將繼續增強法治課堂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推動體驗式、互動式法治實踐教學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