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新增19個新職業 專家:緩解當前就業壓力
“我熱愛主播這個行業,再加上國家的認可,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喜歡加入到這個行業。”
近日,人社部官網發布的公示顯示,擬增加19個新職業和29個新工種,其中網絡主播、滑雪巡救員等職業在列,一位網絡主播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在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上向媒體表達了內心的喜悅。
山東曹縣,正在直播介紹馬面裙的主播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人社部新增加的19個新職業涉及文化旅游、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等領域,尤其是網絡主播、布展搭建師、滑雪巡救員、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等職業更是落在了不少當代年輕人的擇業喜好和方向中。新職業將會給人才培養帶來哪些新動態?對就業形勢將產生哪些影響?日前,海報新聞記者采訪到多名行業專家。
增加人才培養的多樣性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部分院校針對一些新興職業進行專項培養。
“新職業如網絡主播、用戶增長運營師等的出現,反映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教育機構可以根據這些新職業的要求,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來自武漢的一位文創工作者在故宮展示漢繡手法
2023年6月,吉林省體育局、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冰雪學院)聯合開設了《滑雪巡救理論與實踐》課程。該課程在國內高校屬首次開設,旨在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一流課程,培養一批具有系統理論和規范實操能力的滑雪巡救專業人才。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口腔衛生保健專業,該專業致力于培養合格的口腔衛生師,做好口腔疾病的預防及口腔衛生保健工作。可考取口腔衛生師、口腔技師證。
還有部分院校通過校企聯合等方式,為企業定向輸送優質人才。而新職業也必將為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帶來影響。
“人社部增加新職業和新工種,有助于增加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這將有助于社會和市場對于多樣化人才的需求,也為學校和培訓機構提供了更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這些新的職業和工種也會催生一些新的學科和專業,推動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次公示的新職業反映了當前就業市場上對于新技能、新崗位的需求,尤其是對數字經濟、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和現代服務等領域的建議較多,反映了市場對這些領域的關注和需求變化。”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也意味著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只有具備相應職業技能的勞動者才能在這些新職業和新工種中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因此,這也將推動勞動者更加注重職業技能的培訓和提高,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就業循環。
推動就業結構多元化
此前,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1179萬人,創歷史新高。在就業偏好方面,國企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首選,48%的應屆生希望進入國企工作,IT互聯網行業依然是大學生最向往的行業,同時制造業的受歡迎度也在升高。
王鵬表示,新職業和新工種的出現將推動就業結構向更加多元化、技術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就業領域將逐漸與新興領域相融合,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就業質量和效率。
鄭磊也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新增的職業和工種意味著就業市場的多元化和擴大化。這不僅可以為求職者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而且可以刺激就業市場的活力,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
據了解,從2019年到2022年,人社部已陸續發布了五批共74個新職業。其中包括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導師、研學旅行指導師、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這些新職業已被列入到不少求職者的就業意向中。
針對本次新增加的19個新職業和29個新工種,王鵬認為,這將對就業形勢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變化不僅有助于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還將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高人們的就業質量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