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季度新增停車泊位3000余個,涉及前海一線、老舊小區等區域
聚焦中山路片區、前海一線等重點區域,通過新建停車場、精細化管理緩解停車難題——
持續上新,一季度新增停車泊位3000余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5日訊 公共停車場建設是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有效途徑。青島持續加大停車設施建設力度,今年一季度全市建成12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3252個,進一步緩解區域停車難題。
開平路16、18號停車場的啟用,緩解了就醫、周邊小區停車難。
干凈整潔的路面、寬敞平坦的通道、清晰明了的標線,在市北區開平路16、18號停車場,車輛有序進出、規范停放。記者注意到,整個停車場的停車率達到80%左右,與之相鄰的開平路14號停車場近期在進行安裝道閘等收尾工作,而場內也已經可以停放車輛。
開平路14、16、18號停車場項目位于宜陽路以東、阜陽路以西、開平路以南,緊鄰青島市中心醫院,附近老舊小區眾多,停車資源短缺。利用棚改騰空土地建設地面自走式停車場,規劃新增泊位230個,將緩解中心醫院及周邊老舊小區的停車壓力,讓居民的交通出行更加方便。“停車場距離我家不到100米,每天下班回家不愁找車位了,而且每月租金也合適。”市民趙先生說。
據了解,開平路16、18號停車場于今年2月1日開始運營,因緊鄰中心醫院,考慮到就醫停車難的問題,目前僅開放月租車輛60個,占整個車位數量的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二用于保障就醫、小區臨時停車,后續將根據需求再進行調整。
延安三路133號停車場近期將啟用。
記者從市北區城建局獲悉,今年市北區計劃新建停車場10個,續建弘誠體育場停車場等10個項目,竣工啟用瑞島路停車場等13余個停車場,新增泊位3400余個。一季度新開工8個項目、完工5個,新增泊位680余個,其中貯水山路14號甲等3個停車場項目較計劃提前完工,實現一季度項目建設“開門紅”。停車設施共享方面,完成青島利群商廈有限公司停車場等15處經營性停車場開放共享,盤活低效停車資源2400余個。
市南區一季度開工4個項目,涉及泊位620余個,其中八大峽廣場地下停車場(一期)和延安三路133號停車場完工,新增泊位476個,正在辦理經營許可手續。記者在延安三路133號停車場項目現場看到,水泥路面十分整潔,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局部收尾。據了解,該項目利用閑置用地建設臨時停車場,增加泊位261個,已于今年3月底完工,較計劃提前近一個月,目前正在辦理收費手續,計劃4月16日正式投入運行。后期計劃安裝約20個充電樁,并配備洗車機。屆時將有效改善周邊老舊小區停車難、充電難,學校接送難以及節假日、旅游旺季期間湛山寺周邊停車難等現實問題。2024年,市南區計劃實施15個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新增1100余個泊位,同時聚焦中山路片區、前海一線等重點區域,通過精細化管理緩解停車難題。
記者從市停車設施建設指揮部了解到,2024年全市計劃推進100個停車場項目,完工59個,新增泊位2萬個以上。一季度,全市新開工26個公共停車場項目,超計劃8個,開工率超去年同期水平;49個續建項目按計劃推進;建成12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3252個,分布于市南區、市北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萊西市。今年還將深入推進公建類停車場開放共享和住宅小區停車場錯時共享,并且定期開展已共享停車場“回頭看”工作,確保已共享的停車場“真開放,真共享”。(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