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去年運營助餐機構1224家,“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年內初步建成
青島去年運營助餐機構1224家,助餐系統上線以來服務老年人就餐約350萬人次,今年將再建設以助餐功能為主的社區(村)養老服務站(點)500處——
“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年內初步建成
吃上一頓“好吃不貴”的熱乎飯是不少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重要需求。隨著助餐機構的科學規劃以及選址、建設,在青島,越來越多老年人開始享受到養老助餐服務帶來的利好。
在膠州市三里河街道池子崖社區養老服務站,老人為助老餐“點贊”。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年底全市已運營助餐機構1224家的基礎上,今年青島將再建設以助餐功能為主的社區(村)養老服務站(點)500處,初步建成“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盡可能讓老年人吃上“好吃不貴、暖心暖胃”的飯菜。
假期結束,部分助餐機構“人流旺”
大年初九是法定假期結束后的首個工作日。青島的大部分老年助餐機構也開始營業,并迎來了“人流小高峰”。
一大勺滿滿當當的西紅柿炒蛋只要4元,拳頭大的四喜丸子只要6元一個,青白相間的茼蒿小豆腐只要3元一份……中午11點不到,福山餐飲公司運營的市北區西仲花園老年助餐食堂里就已人頭攢動。15個葷素菜明碼標價寫在小黑板上,“菜單”更是通過微信群一早發到了群里,供周邊的老人提前選擇預訂中午的菜譜。
在青島,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購買助餐服務時,可享受每人每天4到6元的市區兩級老年助餐補貼政策。而失能老年人在簽約家庭養老床位后,購買助餐服務時,可先享受5折的家庭養老床位折扣補貼。農村70周歲以上老年人購買助餐服務時,可先享受6折的農村消費引導補貼,隨后再享受4到6元的市區兩級助餐補貼。
“在老年人助餐服務線上結算系統登記完成后,系統即可根據其年齡和身體能力狀況自動計算政府補貼金額,并在老年人支付助餐服務費用時自動扣除。”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喬先華說。
除了前來就餐的老年人,助老餐廳里也出現了不少年輕的面孔,大都是附近的年輕居民和“上班族”。“雖然我們年輕人在這里不享受補貼,但是相對于動輒二三十元的外賣,我們更喜歡種類豐富、營養健康的助老食堂。”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的喬瑩瑩告訴記者,在這里吃一頓飯15元就能吃飽吃好,她和同事們已經將助老食堂當成了吃飯的“長期據點”。臨走時,喬瑩瑩還買了3元的無水蛋糕當作第二天的早飯。
福山餐飲公司助老食堂負責人王淑君介紹,從大年初九開始,公司運營的24個助老食堂已經全部開始營業。“每天到了飯點人流很‘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并且認可我們助老食堂的飯菜,我們也相信隨著口碑的建立以及口口相傳,食堂會越來越紅火。”王淑君說。
今年新增500處,初步建成“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
在“寸土寸金”的城區,運營餐飲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政府提供的免費運營場所是助老食堂能夠做到“好吃不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嶗山區的“黃金地段”麥島,麥島助老食堂開得紅紅火火,輻射服務周邊幾百名老人,附近的3000余名年輕人也從中受益。“嶗山區金家嶺街道為我們租了臨街的網點房,減去租金的壓力,我們可以一心搞好飯菜質量。”負責此處助老食堂運營的唯老匯負責人胡園園表示。
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區市北區遼源路街道,盡管連辦公用房都十分緊張,街道還是多方選址,最終選擇了多處臨街、老人進出方便的場所作為助老食堂所在地,經營狀況也是“熱辣滾燙”,頗受周邊居民好評。
而規模化、標準化運營也是助老食堂能夠做到“好吃不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王淑君看來,除去房租因素,規模化運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我們的菜、肉、蛋都是由自己的基地生產,菜式研發也由研發中心統一研發,因此這種做法在保證了菜品的質量和口味穩定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王淑君介紹。
“好吃不貴”的助老餐已經有多少老年人享受到?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青島已運營助餐機構1224家。“目前,全市已安裝助餐設備1230臺,助餐系統上線以來,實際享受助餐優惠的老年人約13.3萬人,服務老年人就餐約350萬人次。我們將繼續發揮‘科學精準’優勢,綜合考慮一個區域內的人口總量、老人分布、交通便利度、周邊民生支持情況等要素,結合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科學合理建設布局老年助餐機構。”喬先華表示,今年,青島將再建設以助餐功能為主的社區(村)養老服務站(點)500處,初步建成“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
打通堵點痛點,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青島是國內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近年來,青島人口老齡化進入增長“快車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從2012年的131.8萬人增長至2022年的238萬人,老年人口占比從2012年的17.3%增長至2022年的23%。
在這種情況下,讓助餐服務的“好政策”變成“真紅利”,服務于更多老年人,就需要打通其中的堵點和痛點。
部分老年人面臨因出行不便或不熟悉電子設備,無法享受便利的助餐服務,這是當前助餐服務中的一大困境。面對這一困境,市民政局聯合中國銀聯青島分公司,在“云閃付”App上開發了“代訂餐”親情服務。通過“代訂餐”親情服務,老年人親屬可在線上為老年人訂餐,并享受市、區(市)兩級助餐和送餐補貼,訂餐完成后,老年人助餐服務機構將為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被評估為2-4級失能失智并與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村(社區)養老服務站簽約為護理型家庭養老床位的老年人,在1-2公里范圍內,享受免費送餐服務。這一系統的上線,將“惠民政策”變為“便民政策”,讓廣大失能老年人吃上一頓“暖心餐”。
“自從‘代訂餐’服務上線后,有不少人來咨詢,我們現在就是協調好送餐人員,保證及時將熱飯送到老人家中。”市南區江蘇路街道齊東路社區助老食堂負責人表示。據悉,目前市南區已有13家助老食堂開展了“代訂餐”服務,下一步市南區將不斷完善“代訂餐”親情服務功能,推動市南區老年人助餐服務更加經濟實惠、方便可及。
鑒于農村老年人收入狀況,再加之農村地區送餐距離遠、成本高,目前青島市的農村地區老年送餐補貼由先前的最高4元提高到6元,激發了運營組織開展訂餐、代訂餐服務的積極性。
作為離居民最近的“服務管家”,越來越多的物業企業也開始發揮自身優勢,投入到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餐的行列中來。“我們建立了餐飲配送制度,對于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目前,已經和小區里的十幾位老人建立了定時送餐制度。”恒福集團辦公室主任唐鵬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