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6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青島海關發布優化通關環境助力外貿發展行動計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青島海關發布優化通關環境助力外貿發展行動計劃,細化6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在持續推進物流貫通方面,將助力沿黃陸海大通道建設,建設黃河流域關貿通智慧平臺,加快“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復制推廣;實施“山港一港通”監管模式,支持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等業務,助推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推動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擴容升級,支持建設中歐班列+TIR集結中心,協力打造上合國際樞紐港;加快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推動發展“空空聯運”“陸空聯運”“空鐵聯運”,助推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
在持續推進通關提速方面,將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提升實驗室檢測等重點環節作業效率,推行循環使用包裝物免予實施預防性衛生處理等便利措施;對鮮活易腐等通關時效要求高的貨物,優化緊急通關服務機制;實施出口危險品“檢驗批”查檢模式改革,提高屬地查檢效能;一體推進智慧口岸、智慧港口、智慧海關建設,復制推廣“云港通”智慧查驗等智慧應用場景。
在持續推進產業賦能方面,將優化大宗商品檢驗監管模式,實施銅精礦“分步檢測”等措施;便利科研用品通關,支持進口醫藥研發用物品“白名單”制度試點;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廣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培育海洋經濟新動能,研究實施船舶及海工裝備制造暫時進境維修設備免予裝運前檢驗等專項支持措施;促進新業態提質擴容,推進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跨關區退貨等便利措施。
在持續推進平臺升級方面,將落實海關總署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區內轉口貨物免予實施出境檢疫和進出境檢驗;“一線”已實施檢驗的進境倉儲貨物,“二線”出區時不再檢驗;區內企業生產用設備監管期限屆滿出區時免予提交許可證件、免予實施舊機電產品檢驗檢疫,助推綜保區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聯動發展高地。
在持續推進助企紓困方面,將常態化、制度化開展“關企面對面”活動,以企業問題為切入點不斷優化監管模式和作業流程;充分發揮上合技貿措施評議“雙基地”平臺優勢及關區基地數量全國領先的規模優勢,更好為“山東制造”出海護航;深化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海關監管服務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指導企業準確選擇協定稅率、最大化用惠享惠。
在持續推進安商護貿方面,將強化信用培育,落實守法便利,進一步拉長和優化AEO享惠清單;實施柔性執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主動披露政策應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好品山東”海外形象;加強進出口數據監測,面向不同需求提供精準式統計信息服務;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堅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
青島海關將持續加強關地配合、關企互動,扎實推動措施落地見效,持續為企業營商興貿賦能,為山東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助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