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較大汛情及時啟動應急聯動,青島公路路網平臺助力科技防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3日訊 7月13日上午,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強降雨防范督導檢查組蒞臨公路中心路網平臺檢查青島市公路防汛工作,公路中心相關負責人向督導組匯報了青島市目前防汛進展情況。督導檢查組對青島市通過路網平臺進行科技防汛,助力公路安全暢通的先進經驗給予高度評價。目前,青島已進入主汛期。督導檢查組強調,公路部門要加強值班值守,充分發揮路網平臺視頻監控優勢,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緊盯守牢關鍵部位,強化應急物資準備,確保全市公路度汛安全。
路網平臺是青島市服務于公路行業管理的可視化監控平臺。近年來,市公路中心搭建了1個中心、6個分中心的平臺組織架構,總計設置514處高清攝像機、24處可變信息情報板、8處氣象檢測器,以及68套移動車載視頻監控設備,覆蓋了全市1803公里普通國省道重點路段。該平臺集成視頻監測、指揮調度、應急處置功能,應急資源數字化、可視化管理,實現人員、設備和物資的科學調度,長年的使用、運轉,逐漸形成準確完善的基礎信息數據庫以及成熟配套的工作流程,為我市普通國省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統籌調度提供了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路網平臺系統集成、與行業管理實現了深度融合。以防汛為例:在城陽西元公鐵立交橋投入使用的自動感應系統共分為水位自動感應、現場LED顯示、主輔路紅綠燈、視頻監控等業務單元。當汛期來臨、橋下積水時,系統自動感知,并可根據積水狀況通過主輔路紅綠燈自動調節過往車輛通行;同時,現場布設的多點位視頻監控連接市路網中心、分中心、公路站和路網平臺手機App,在避免因汛情出現衍生交通事故的同時,防汛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和參與現場處置的效率也由此大大提高。
隨著自身功能不斷完善和技術升級,該平臺在公路防汛及公路異常事件的處置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5月16日15點25分,路網平臺西海岸分中心劉全班組發現,在西海岸G204煙滬線K307+900下行點位出現交通擁堵,通過對該點位攝像頭進行回放和旋轉監測,在確認是一起車輛沖撞中間護欄的交通事故后及時上報,公路中心主要領導通過平臺親自調度指揮,各方聯動、快速反應,確保人民生命及財產的安全,而此時距離事發僅過了10分鐘。
5月19日早上6點20分,平臺監控人員發現平度S217朱諸線K74+330線上行點位出現較長時間車輛擁堵且停滯不前現象,通過調取本條及周邊道路的視頻資料比對,推斷前方可能出現交通事故(在視頻監控范圍外),馬上指令平度路網分中心協調業務部門查明情況,最終使兩輛大貨車相撞造成交通中斷的交通事故得到了及時處置。
經統計,從2022年5月份至今,公路中心路網平臺共參與處置公路異常事件3000起,全部實現網上規范化辦理;共向上級提報汛情、雪情及路況信息100份;較大汛情、雪情及交通事故處置與各區市公路中心應急聯動50余次,以實際行動為公路防汛及應急處置工作的圓滿完成提供了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持與技術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郭紹江 蘇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