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區市 市南區更大限度發揮區域優勢服務鄉村振興
青島新聞網7月10日訊(記者 宋波鴻)今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鄉村振興看區市”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一場——市南區專場。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存東,市南區委常委、副區長于延濤,市南區發展改革局局長、區鄉村振興局局長盛鵬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青島立足實際,探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青島實踐路徑。市南區作為青島市的中心城區,堅決擔起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樣板區的使命,將區域的發展融入到服務全市、全省、全國的大局中,在如何更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優勢,服務青島發展、服務山東發展、服務鄉村振興大局工作中,主動探索、積極作為。
近年來,市南區委、區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強化使命擔當,創新幫扶舉措,認真做好對安順市平壩區、隴南市宕昌縣、定西市安定區、菏澤市牡丹區等地的對口幫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協作幫扶地區全部如期脫貧摘帽。2019年、2020年市南區連續兩年代表青島市順利通過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年度考核。2021年西北地區最大的安定區生豬保險期貨項目代表青島市順利通過了國家考核組項目訪談;2022年市南區幫扶的安定區在甘肅省東西部協作考核評價中榮獲全省第一名。
市南區承接了青島市優越的資源稟賦、發展環境和場景空間,是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示范窗口。特別是市南區產業體系特色鮮明,服務業優勢明顯,現代金融、時尚消費、文化旅游、人才資源、對外開放等方面優勢突出,服務業占比保持在90%以上。市南區立足發展優勢,結合鄉村“五個振興”的工作部署,在金融、消費、文旅、人才、對外開放等方面強化協作,努力探索形成一批服務鄉村振興、推進東西協作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發揮“金融要素集聚”優勢 創新金融賦能協作模式
作為財富管理核心區,市南區集聚了全市一半的分行級以上金融機構,以及全市37家外資機構中的27家,2022年金融業增速6.3%,占全市總量的33%,是山東省金融機構最集聚、業態最豐富的城區之一。發揮金融要素集聚優勢,市南區積極推進“東西協作+金融創新”幫扶模式,聯合期貨公司等為宕昌縣量身定做了“保險+期貨”專項幫扶項目,將雞蛋價格作為保險標的,保證雞蛋價格下跌時農戶及時得到差價賠付,該案例入選國務院扶貧辦公布的“2020年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名單,為山東省唯一入選案例。聯合期貨公司和保險機構,共同實施的安定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理賠保險單順利出單,保障生豬11.25萬頭,實現農戶保費111.6%的賠付,為養殖戶帶來現貨端增收約1720萬元,期現收益合計近2000萬元。該案例于2022年11月在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
發揮“時尚消費牽引”優勢 推進消費助力產業幫扶
市南區作為時尚消費中心區,消費場景豐富、消費模式多元,市南區不僅擁有以浮山灣為代表的萬象城、海信等高端消費場景,也擁有以青島灣為代表的中山路、里院等特色消費場景,是山東半島時尚消費最集中區域。
市南區積極探索“線上+線下、多領域推介、重大節會展銷結合”促消費模式,暢通協作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推進甘味農產品入青,與青島大型終端市場建立穩定營銷關系的同時,引進定西市供銷社在市南區設立青島·定西消費幫扶中心館及市南區·安定區體驗館,聯合宕昌縣在市南區設立市南·宕昌農特產品體驗展銷館;組織發動社會各界積極購買協作地農產品,先后舉辦區機關扶貧大集、萬象城東西協作扶貧特色農副產品展銷會、佳世客“東西協作,三地情深”浮山灣消費月等系列活動,通過島城明星代言、“線上+線下”雙渠道直播帶貨等方式助力農特產品銷售。累計實現消費協作額超4.4億元,帶動協作地8000余名脫貧人口受益。
發揮“文化旅游融合”優勢 助力文旅協作走深走實
市南區因海而生,依海而興,無時無刻不展現著青島“面朝大海,心向未來”的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質、城市形象。特別是今年山東省旅發大會在青島召開,市南區作為主會場,依托山、海、城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資源,展示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形象。
依托文化旅游融合優勢,以及文化旅游的巨大流量,市南區積極開展“產業幫扶、旅游富民”合作模式。聚焦旅游服業務培訓、紅色旅游文化宣傳、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等領域開展文化旅游合作,深化兩地文化、資源、業務雙向交流、推動青隴文旅協作走深走實邁上新臺階;通過自媒體、網絡媒體對協作地旅游資源進行專題宣傳報道,聯合駐區旅行社加大特色旅游產品推廣,累計輸送客源超過2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