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難愁盼”變“滿意清單” 李村街道以民意為導向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青島新聞網7月9日訊(記者 孫志文 通訊員 馮媛)“我家住在一樓,以前俺這個小區雨污混流,一到下大雨,雨水就往樓道里灌,這次改造征求了俺們的意見,增設了雨水井,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近日,說起正在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青島市李滄區李村街道君峰路社區居民欒永周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作為李滄區的核心城區,李村街道老舊小區多、開放式樓院多,樓院改造任務量巨大。今年以來,街道始終堅持以民意為導向,通過走訪、調查摸清群眾需求,精準設計改造“菜單”,同時全面啟動市容秩序整治拆違專項行動,為老舊小區順利改造掃清障礙。
讓每一個細節都改到群眾“心坎”上
居民是樓院的主人,樓院怎么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李村街道充分發揮廣大居民的主觀能動性,“改什么”“怎么改”都遵循居民的意愿,努力讓每一個細節都改到群眾的“心坎”上。
李村街道大嶗路社區是今年老舊小區改造的重點區域,在改造過程中,社區以民意為導向,先后開展了多輪意見調查、方案討論、群眾意見反饋,因地制宜實施改造,讓老舊小區改造更有溫度。據了解,社區不僅成立了由7名熱心居民組成的“老房有喜”工程質量監督小組,對路面、管道、線纜等各處工程細節進行細致檢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聊天、拉呱的形式更深入、更直接地收集居民的意見和訴求,及時反饋給社區和施工方,讓居民能夠全程參與監管改造項目。
在一次次現場監督和拉呱聊天中,影響施工的景觀樹木被及時移栽,樓梯扶手欄桿缺失的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新建的隔油池讓油污堵塞下水管道的情況不再發生,停車位數量不足的情況被施工方重點關注,燃氣管道埋深不足的現狀也得到了妥善解決……老樓院里存在的諸多“硬傷”被逐一攻克,貼心的改造細節和高效的改造效率贏得了轄區居民的一致贊許。
“人性化”拆違掃清老舊小區改造的“絆腳石”
違章建筑一直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絆腳石”,如何有效、高效地拆違治亂,考驗著街道工作人員的管理智慧。
李村街道君峰路社區曲戈莊老舊樓院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由于年代久遠且人口密集,樓院存量違建較多。據君峰路社區黨委書記畢翠琳介紹,部分居民為了方便生活,利用一樓梯道下空間進行封閉儲物,還有部分居民在一樓窗前屋后大面積搭建違法建筑,造成小區環境雜亂,成為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大“堵點”。
為此,李村街道相關部門會同君峰路社區專門成立了“攻堅突破”指揮部和“拆違攻堅團隊”,啟動市容秩序整治拆違專項行動,由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組織分管領導、執法中隊、社區和居民志愿者“四方聯動”攻堅克難“打硬仗”。
據了解,在此次拆違專項行動中,街道秉持“零容忍+人性化”的執法理念,一方面重拳出擊、鐵腕整治,在廣泛宣傳、提前告知、依法張貼拆違通告的同時,積極召開社區居民議事會,公示小區規劃圖紙,進一步答疑解惑、消除隔閡;另一方面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組織社區兩委和執法人員多次登門約談當事人,用誠懇的工作態度感動當事人,用最人性化的方式疏通堵點、破解難點,成功拆除了不少存在十幾年之久的“老違建”。
據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李村中隊相關負責人沈國棟介紹,自4月份啟動市容秩序整治拆違專項行動以來,李村街道共計拆除君峰路社區曲戈莊老舊樓院內違法建設行為30余處,面積約550平方米,清除曲戈莊老舊樓院外書院路兩側平臺存量違法建筑23處,面積約300平方米,使君峰路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李滄區李村街道始終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行動指南,堅持以民意為導向,切實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落實好、推進好,努力將群眾的“急難愁盼”變成老百姓的“滿意清單”,讓轄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