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視點】最高獎勵100萬元 西海岸出臺金融新政助力實體經濟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陳志偉
7月7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出臺《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八項措施》,“金融八條”圍繞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和完善應急轉貸及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三個方面提出。
新政的推出是西海岸新區充分落實中央各項金融政策的實際舉措,是通過部門合力推動政策有效落地實施、引導金融資源支持經濟社會持續穩健發展的充分體現。
01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的繁榮有利于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促進技術創新和提高區域競爭力。
本次發布中有四條是專項支持制造業企業。
“金融八條”聚焦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提出包括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融資支持,對投放量較大的銀行實行獎勵等,以財政資金引導撬動多類金融資源注入,穩定制造業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政策涉及的差異化、特色化的融資支持方式,也將有助于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同時,“金融八條”提出包括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擔保費率、為企業辦理無還本續貸和延期還本付息、提供轉貸服務破解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難題等,用“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紓困,可以幫助制造業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讓企業能夠有錢做自己想做的事。
實體經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也是在城市競爭中贏得主動的主戰場。
今年2月20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和招商引資動員大會,動員全市上下以更大力度抓好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加快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支撐。
實體經濟是西海岸新區的立區之本、強區之基。
2022年,西海岸新區開始深入實施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高標準建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綠色低碳新材料、氫能與儲能四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20個,其中50億元以上大項目15個,集聚總投資1500億元的50個“芯屏”項目,千億級“芯屏”產業集群實現垂直崛起。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著力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效機制。
2022年,西海岸新區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率先成立首個金融工作委員會。2022年,新區推出了“專精特新”企業專屬信貸、普惠穩崗貸等政策性金融產品,目前已經發放1471筆共計71.85億元的貸款。
今年1月13日,2023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春雨行動”啟動儀式在西海岸新區舉行。啟動儀式上,新區發布了200個重點項目、851億元融資需求信息,2941家工業和科技白名單企業及68家企業74.7億元融資需求信息。25家銀行機構立即行動、迅速跟進,接續提供融資服務。
截至今年5月末,西海岸新區開展金融服務企業專項對接活動130余次,新增貸款投放1141.35億元,同比增長40.27%,貸款余額4138.41億元,同比增長15.86%,其中制造業新增貸款投放190.8億元,同比增幅53.2%,制造業貸款余額416.03億元,同比增幅34.2%。
02
西海岸新區是2014年6月國務院批復設立的第九個國家級新區,獲批以來,地區生產總值先后跨越3000億元、4000億元臺階,2022年達到4692億元,穩居19個國家級新區前三強,超越山東省內10個地市,貢獻了青島市三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海洋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進出口額。
西海岸新區擁有18萬家企業、3548家規上企業,市場主體突破43萬,在全市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中走在前列、示范引領。
有創業才有企業,有創新才有發展。
西海岸新區人口多、個體工商戶數量多、市場主體也多,這“三多”是組成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和動力源,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成長過程,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也不同。
針對助力市場主體培育,“金融八條”規定,新區個體工商戶獲得經營性貸款的,按照貸款額的0.5%給予一次性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10萬元。新區銀行機構個體工商戶信用貸款余額增量、增幅綜合排名前六位的,對其經營團隊給予一次性獎勵。
同時,對新區辦理創業擔保貸款的,除按照《青島市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要求給予貼息的基礎上,再給予貸款額1%的一次性補助。新區辦理“青創先鋒e貸”的青年,按照貸款額的2%給予一次性補助。
本次發布的政策聚焦制造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培育精準施策,一方面對貸款投放量排名前六的銀行給予獎勵,提高銀行為企業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拓寬金融輸出的源頭,加大銀行在新區的資金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對制造業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創業者進行貸款補助,降低資金使用成本,打通企業融資困難障礙,解決企業實際需求,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為鼓勵社會群眾和青年創新創業,促進市場主體數量不斷增加,加大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力度,西海岸新區在本次政策中強化了對創業者貸款的扶持力度,在市級貸款補助的基礎上,額外提供一定比例的補助金。同時,鼓勵科技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原料代采等綜合金融服務,豐富企業創新創業融資渠道,幫助企業度過初期發展風險大的階段。
此外,政策中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分險服務,提高中小微企業信用等級,能從銀行拿到首筆貸款,并且政府對貸款給予補助,銀行減免部分中間費用,需要時為企業辦理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從各方面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
03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科技創新是現代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今年2月25日,以“科技金融·智贏未來”為主題的科技金融助推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新區舉行,來自全國科技金融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代表齊聚西海岸,探討科技金融助力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路徑,開啟“科技+金融”雙輪驅動、雙向賦能的密鑰。
科技金融作為一種以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引擎。唯有插上科技的“翅膀”,金融“活水”才能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作為全國首批科技金融試點示范城市,青島通過發揮全國首批科技金融試點示范城市優勢,構建起科技創新與金融融合發展新生態,營造良好科技金融服務環境,探索科技金融發展新模式和新路徑。
而作為引領這座城市發展的重要一極,青島西海岸新區也在敏銳洞察潮流趨勢的過程中想在前、做在前、走在前。2021年初,肩負著建設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創投風投、總部經濟等各類資本匯集的樞紐門戶的重任,唐島灣金融科創區在西海岸正式成立。自此,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發起唐島灣金融科創區建設攻勢,舉全區之力搭建“產業+金融+科技”的一體化發展平臺,推動“科技金融”垂直崛起。
金融發展規模和活躍程度,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
2022年,西海岸新區金融業“加速跑”,交出“含金量”十足的年報:西海岸新區金融生態持續優化,2022年存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新增存貸款余額連續兩年突破1000億元,債券余額近千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增長9.8%。
根據《青島西海岸新區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力爭到2025年,新區金融業規模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速8%以上;金融機構層級逐步提升,地方金融、新興金融業態等迅速發展,各類金融機構達到400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銀行本外幣存貸款余額超過8000億元;直接融資規模持續擴大,企業債券余額超過1000億元,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300億元,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30家。
今年,西海岸新區開展2023年“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全區上下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更加過硬的作風能力,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提供堅強保障。
近兩年,西海岸新區財政累計投入45億元助推科技金融發展,設立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股權直接投資資金、高校校長基金,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機制。對新引進設立的法人金融機構給予最高1億元補助,對落戶及增資創投、風投機構給予最高5000萬元獎勵,對上市企業給予最高400萬元補助,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對高精尖人才,給予最高600萬元安家補貼;對重大人才項目,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吸引科技金融人才集聚。
青島西海岸新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郝永明介紹,“金融八條”的推出將為不同成長周期的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讓宏觀金融政策與地方支持政策互相融合,讓財政資金引導與市場資源配置互相補位,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觸達率和普惠性。
“金融八條”的推出,將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作用,助力新區市場主體培育壯大,加快營造優質金融服務環境。
相關鏈接:《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八項措施》主要內容
《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八項措施》圍繞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和完善應急轉貸及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三個方面提出:
(一)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共有4條措施:
一是實施制造業貸款補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規下樣本庫工業企業中的制造業企業獲得普惠貸款的,按照貸款額的0.5%給予一次性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20萬元。
二是拓展制造業企業“首貸”,擴大市場信貸需求。新區制造業企業獲得首次貸款的,按照貸款額的1%給予一次性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20萬元。
三是實施銀行機構貸款獎勵,擴大制造業信貸規模。新區銀行機構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量、增幅綜合排名前六位的,對其經營團隊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第1名獎勵30萬元、第2-3名各獎勵20萬元、第4-6名各獎勵10萬元。
四是鼓勵創新融資服務平臺,破解制造業企業融資難題。支持金融科技服務機構通過搭建科技服務平臺,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代采原材料等一攬子綜合服務。對新引進的科技服務機構,按照機構解決融資額(業務額)的0.5%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家企業最高100萬元。對于年內開展業務試點的制造業企業按照融資額(業務額)的0.5%給予一次性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10萬元。
(二)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共有2條措施: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力度。新區個體工商戶獲得經營性貸款的,按照貸款額的0.5%給予一次性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10萬元。新區銀行機構個體工商戶信用貸款余額增量、增幅綜合排名前六位的銀行機構,給予其經營團隊一次性獎勵,其中第1名獎勵30萬元、第2-3名各獎勵20萬元、第4-6名各獎勵10萬元。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創新創業力度。新區辦理創業擔保貸款的,在按照《青島市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要求給予貼息的基礎上,再給予貸款額1%的一次性補助。新區辦理“青創先鋒e貸”的青年,按照貸款額的2%給予一次性補助。
(三)完善應急轉貸、政府融資擔保體系,共有2條措施:
一是積極做好企業資金接續,破解中小企業續貸、轉貸難題。對已接入省市應急轉貸系統的應急轉貸機構,政策有效期內累計為新區中小企業轉貸發生額達到2億元的,給予一次性基礎獎勵10萬元,累計轉貸發生額在2億元以上,每增加1億元,獎勵資金增加10萬元,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政策有效期內新區銀行機構新增無還本續貸和延期還本付息額綜合排名前六位的經營團隊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第1名獎勵30萬元、第2-3名各獎勵20萬元、第4-6名各獎勵10萬元。
二是設立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加快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支持新區國有企業設立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融入國家和省、市融資擔保體系。推動新區現有融資擔保公司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名單。加大與青島市融資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合作,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再擔保公司為制造業重點產業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分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