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男子兩度昏迷 地鐵站里上演“搶人”大戰
青島新聞網7月6日訊(記者 孫志文)乘客昏迷、無法判斷呼吸情況,現場AED提供保障,值班站長實施心肺復蘇,乘客呼吸恢復、乘客意識恢復……青島地鐵11號線廟石站最近又上演了一次“搶人”大戰!
乘客心臟不適,他第一時間帶上了“救命”裝備
7月3日11時26分左右,一名30歲左右男性乘客向站臺崗劉旭照求助,表示自己心臟不適,現場無家屬陪同,急需幫助。劉旭照立即引導乘客至候車室休息,并第一時間將信息上報。車站迅速啟動應急救援工作,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值班站長于順德在接到通知后,不到一分鐘便攜帶AED趕至了現場。“當時情況非常緊急,想的就是一定要先帶著AED去!這是救命的設備。”剛剛參與過公司急救培訓的于順德表示,AED第一時間達到現場是對乘客生命最大保障,黃金救助時間能搶一秒就是一秒。
等待救護車時,乘客意識模糊,無法判斷呼吸……
就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乘客出現意識模糊。“一開始還能斷斷續續地溝通,漸漸地他呼吸減弱、緊閉雙眼,無法判斷他有沒有呼吸……”
“準備使用AED!”11時35分,在呼叫乘客得不到回應后,于順德當機立斷使用AED對乘客進行檢測與救助。
AED設備顯示乘客無需除顫,于順德立即對乘客實施心肺復蘇。
再度失去意識!再救!
經過兩分鐘的搶救,11點37分,乘客意識有所恢復,但隨即出現第二次意識模糊,于順德隨即開始第二輪心肺復蘇搶救。終于在11時40分左右,乘客發出聲音,并伴隨有意識動作,此刻對講機里也傳來了救護車到達的消息。
乘客發來消息,“感謝你們,多虧你們!”
因乘客無家屬陪同,車站便安排專人陪同乘客前往醫院。不久后,跟隨救護車的同事發來消息:“乘客狀態良好,即將到達醫院。”
脫離危險后,乘客在醫院發來消息:“感謝你們,多虧你們,等我身體恢復了,一定登門道謝!”
“當時滿腦子都是乘客的身體狀況,生怕疏漏了哪個救治環節。”作為青島地鐵的工作人員,于順德經常參與地鐵組織的各種急救培訓,他深知,過硬的專業技能就是每一位乘客安全出行的最大保障和依靠。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青島地鐵建立并不斷完善對乘客的應急救援體系,力求在乘客需要的時候,提供及時、科學、人性化的應急救援。
2022年1月5日,青島地鐵1號線山里站值班站長郭守花、站務員邵鈺卿啟用AED救助在站臺衛生間倒地昏迷的乘客;2022年6月6日,1號線滄安路站值班站長岳士寒等人使用AED電擊除顫,成功救回心臟驟停的乘客;2023年4月9日,8號線大洋站副站區長劉旭濤、值班站長李浩和謝心輝等人使用AED電擊除顫,救助心臟病發的乘客……目前,青島地鐵線網共投放177臺AED設備,覆蓋148座運營車站,持續組織一線人員開展AED設備急救技能培訓,目前已培訓3600余人次,確保已投放AED的車站每天均有持證員工上崗,關鍵時刻能為乘客提供緊急救助。同時在全線網車站配備擔架、輪椅、醫藥箱等專業救援物資,具備完備的客傷救援與應急處置預案,通過日常演練,不斷夯實員工業務基礎,讓員工不僅具備豐富的救援知識,同時具備應急救援能力,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有“該出手時能出手”的底氣,為乘客安全出行全方位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分布廣泛的地鐵在建車站也在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青島地鐵2號線二期和9號線已開工的8個車站裝上了AED,每個工點保證開工期間至少有一名志愿者會使用AED,同時設備無償面向社會使用。
據了解,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青島地鐵集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增強突發應急事件處置能力,以實際行動守護乘客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