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又是夏糧好“豐景”!青島小麥開始集中收獲,已收小麥51.22萬畝

2023-06-09 16:28    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9日訊 農人不知熱,田間收獲忙。9日上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小麥基地內,麥浪飄香、馬達轟鳴,農機手駕駛小麥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金黃色的麥田里來回穿梭,一簇簇成熟的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收割機倉,小麥收割、麥穗脫粒、滅茬還田、深松整地、機收減損等作業環節一氣呵成。這是記者在青島市“三夏”生產現場會暨小麥機收減損行動啟動現場看到的一幕,這標志著青島小麥自西南向東北、由零星收獲轉向集中收獲,農機農藝協奏、信息技術賦能,奏響“三夏”豐產豐收曲。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全市“三夏”生產從6月2日開鐮收割,預計6月中旬進入大面積集中收獲,6月下旬初基本結束夏收,6月底前基本結束夏播夏種。截至6月9日,全市小麥已收51.22萬畝,夏播面積14.82萬畝,其中:已播夏玉米5.77萬畝、大豆4.67萬畝、甘薯3.61萬畝、水稻0.47萬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0.3萬畝。

上午9點20分,隨著一聲令下,20名農機手分別駕乘聯合收割機沖入麥田,10分鐘時間,金燦燦的麥田就被剃了個“板寸”,收割機一刻不停地在連片麥田里“聯合”作業,將谷倉填滿倒入翻斗車后,這些收割機又馬不停蹄地調轉機頭,再入麥田。“今年夏收進入關鍵的緊要時刻,再不抓緊,就真的‘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了。”來不及停頓片刻,駕駛收割機的青島勤耕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永戰趕緊駕駛收割機進入另一壟麥田,繼續著機收作業。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奪取夏糧豐收,離不開農機的貢獻。青島市全面做好“三夏”機械化生產服務保障,加強小麥機收作業調度,根據小麥成熟情況,組織機械從西到東、從南到北開展機收作業,全市組織小麥聯合收割機8000多臺,玉米精量播種機2.8萬臺投入夏收夏種,截至6月9日,上陣小麥聯合收割機1221臺,累計收獲小麥51.22萬畝,機收率100%。今年,為保障農機跨區作業通行,青島市農業部門會同交通部門在轄區內高速路口設立農機跨區作業服務站25個,開通“綠色通道”,加強外地來青跨區作業機械通行保障,優先查驗、優先放行。科學應對春夏之交天氣復雜多變,可能對夏收夏種造成的不利影響,會同氣象部門做好麥收期間天氣預報,每天滾動預報1周天氣,統籌開展農機搶收搶種。深挖機收減損潛力,廣泛開展機收減損大比武行動,以賽促訓、以賽提技,力爭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提升農機應急作業能力,組建覆蓋全部產糧鎮街、村莊的農機作業應急服務體系,公布全市6個24小時服務保障電話,協調解決“三夏”搶收搶種困難問題100余個,儲備機關大院、社區廣場、房前屋后等各類場所1萬余處,發揮現有103臺糧食烘干機作用,未雨綢繆做好小麥烘干晾曬工作;調度燃煤、生物質燃料等各種熱源,滿足24小時應急救災烘干需求;發動國有糧庫、糧食收儲企業、供銷系統、農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隨時準備搶烘小麥,充分降低災害性天氣不利影響,確保顆粒歸倉、豐收到手。

夏種無巧,越早越好。夏糧作物生長期短,夏種宜早不宜遲,農業農村部門科學指導農戶搶抓農時,壓茬收種,做到收獲一塊、播種一塊,確保應播盡播、應種盡種,提高適期播種率。充分利用農機裝備優勢,借助專業化農機合作社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大力推廣玉米貼茬精量播種技術、玉米“兩選四適”一播全苗技術,引導農民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農機,抓好適期、適墑、適密、適深播種,切實提高播種質量。引導農機服務組織選用多功能、高精度玉米播種機械,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6月底前基本完成夏玉米、夏大豆、夏花生等播種任務。強化農資市場執法檢查,確保種子、肥料等生產資料供應充足、質量可靠,讓農民群眾能夠及時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全市農業農村部門指導農戶在“管”字上狠下功夫,早管、細管、嚴管,提升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市1000多名農技人員深入“三夏”生產一線,制定有針對性的田間管理技術方案,督促落實各項關鍵技術措施,指導服務農民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和實際困難,及時發動農戶查苗補苗,確保苗齊、苗勻、苗全、苗壯。提前謀劃,做好草地貪夜蛾、二點委夜蛾等病蟲預報預警,高度關注玉米銹病,提早制定了防治預案,做好農藥、器械等防控物資和人員準備,做到治早治小、全力撲殺,確保不擴散成災,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充分挖掘糧油作物單產潛力,依托綠色高產高效行動和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建設,抓好良種良法配套、農技農機融合,集成推廣一批綠色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分作物、分品種開展糧油作物高產創建活動,把典型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據了解,今年農業農村部以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為抓手,把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作為今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頭號工程。青島市成立由發改、科技、農業農村等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糧油單產提升工作專班,制定出臺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2023年全市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攻堅落地重點任務清單。選定目標作物,將產能提升最迫切、單產提升潛力最大的大豆和玉米作為今年的重點作物,統籌推進小麥、花生等作物單產提升,進一步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能力。按照“急抓1年、緊抓3年、長抓5年、續抓10年”的工作打法,突出大協作攻關、優機制推廣、強政策支持、整建制推動,逐步縮小與先進水平差距。明確技術路徑,重點圍繞“五良融合”,抓好關鍵性技術和緊迫性工作。圍繞“良田”,重點是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提升耕地質量,年內新建7萬畝、改造提升14.7萬畝,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萬畝以上;圍繞“良種”,重點是選用良種、培育新品種、明確育種方向、加快生物育種推廣;圍繞“良機”,重點是裝備提升、政策優化、機手培訓;圍繞“良法”,重點是示范帶動、提高技術到位率;圍繞“良制”,重點是統籌茬口銜接、兼顧用地養地、發展間套作和規模經營。打造示范樣板,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建設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引領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建設作為抓好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的重要載體,列入今年建設名單的7個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已經全面啟動,先行示范區內小麥平均畝產預計達到650公斤,為全年小麥玉米兩季作物達到1500公斤,實現“噸半糧”打下堅實基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文 邢志峰/圖 通訊員 馮志)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2023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開幕!將開展標準化高端專家“山東行”活動

2023-06-09    青島日報

前5個月山東省進出口同比增長2.1% 青島外貿規模繼續保持首位

2023-06-09    青島日報

大學路網紅墻首段完工煥新亮相!記者揭秘如何給網紅墻“強筋健骨添妝上色”

2023-06-09    青島晚報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6月10日將限時免費對市民游客開放

2023-06-09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

2023年世界認可日中國主題活動在青島舉辦

2023-06-09    青島新聞網

青島設立高層次人才定點服務醫院17家,社會辦醫療機構占全市52.73%

2023-06-09    青島日報

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深交所,青島境內外上市公司達83家

2023-06-09    青島日報

“山東?青島澳門周”今天啟幕!澳門旅游推介會促合作擴客源

2023-06-09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密山市| 潼关县| 白银市| 宁南县| 林口县| 蕲春县| 庐江县| 来凤县| 三穗县| 都兰县| 廊坊市| 河池市| 盐源县| 宜春市| 汉寿县| 宜昌市| 凯里市| 永仁县| 永善县| 景泰县| 儋州市| 五华县| 潜江市| 衡水市| 梁平县| 宜章县| 陆河县| 昌黎县| 观塘区| 乐至县| 眉山市| 永济市| 城步| 芮城县| 嵊泗县| 镇赉县| 万全县| 沧州市| 吉隆县|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