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視點】入選省級試點 青島唯一!為什么是萊西?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陳志偉
城鎮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通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公布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名單的通知》,萊西市成功入選,系青島唯一。
今年年初,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若干措施》,從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完善市政設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五個方面強基礎、補短板、促發展,加快提升縣城發展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水平,到2025年年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將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縣城一頭連接城市,一頭服務鄉村,是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萊西市被委以重任,將在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上率先探索。
01
萊西市位于膠東半島幾何中心,地處青、煙、濰、威四市之間,區位優越,肩負青島市衛星城、膠東半島次中心城市的區域空間功能。龍青高速、沈海高速、青榮城際鐵路縱貫南北,榮濰高速、藍煙鐵路以及濰萊高鐵橫穿東西,“三站四線”半島鐵路樞紐格局正加快構建。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若干措施》指出,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編制實施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以濟南市、青島市為中心,1小時通勤距離為半徑覆蓋的縣(市),主動承接人口、產業、功能轉移,配套建設特色制造業集群、區域性物流基地和各類專業市場。
近年來,萊西市立足建設“膠東半島次中心城市”的總體發展定位,以及作為青島“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的空間功能定位,縱深融入區域重大戰略,激活“大城市周邊縣城”的獨特優勢,抓住中心城市在人口、產業、功能等要素上的引領提升、輻射轉移作用,區域戰略節點的承載能力、地位穩步塑強,縣城能級快速提升,逐步形成了“衛星縣城”特征明顯,戰略節點地位凸顯。
縣域經濟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突破口。
基于區位優勢,獲批的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是全省首個區域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是推動萊西成為膠東經濟圈中部崛起、融合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先行區將統籌安全和發展,推進城市規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聯動,加快區域功能合理布局、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探索毗鄰縣域同城化發展新模式,為全省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雙萊”方案。
02
實體經濟是縣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山東縣域經濟發展的頭部陣營成員,萊西市將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設富強萊西。
萊西堅持工業立市、實業興市、產業強市,瞄準有效需求,萊西市按下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鍵”,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對標青島市24條重點產業鏈,萊西不斷鞏固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石墨新材料、綠色建筑、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食品飲料產業為主,富有萊西特色和行業影響力的“6+1”現代產業體系。
今年以來,萊西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鏈長制”,在培育壯大產業鏈條上持續發力,強化優勢產業引領、重大項目帶動、重點企業支撐,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集聚度。
對萊西而言,不僅是工業項目,一個個農業項目也是欣欣向榮。作為“萊西經驗”的誕生地、青島市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萊西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以工業化思維推動牛奶、肉雞、豬肉、蔬菜、果品、花生等六大農業全產業鏈升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監測評價排名居全省第一,獲評首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
5月30日,山東省政府發布關于2022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的通報,經綜合評價,確定了20個“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其中,青島共有四地入選,萊西市躋身高質量發展進步縣。
這兩年,萊西在青島“摘星奪旗”考核中,無論是經濟運行,還是項目簽約落地,均讓人眼前一亮。去年三、四季度,在青島“摘星奪旗”考核中,萊西蟬聯第四名,今年一季度,再次獲得了第五名。
03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18家單位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提出在全國選擇11個試驗區,開展11項試驗任務先行先試,到2025年,充分釋放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體制機制改革措施。占山東濟青局部片區面積過半的青島即墨、平度、萊西“一區兩市”就此躋身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濟青片區重要組成部分,萊西市圍繞統全局、統資源、統產業、統改革、統經營、統服務“六個統籌”,迅速激活各類主體、要素和市場,著力打造城與鄉美美與共、各美其美的“萊西樣板”。
作為基層黨建“萊西會議”經驗的誕生地,鄉村振興全面起勢、縱深推進。1990年召開的“萊西會議”,推廣了萊西村級組織建設“三配套”經驗。萊西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全面振興,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位居山東省縣級第一,花生和雞肉出口量占全國1/4,肉蛋奶產量穩居全省第一,入選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
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現代化前提是規模化發展,首要就在于土地資源的整合。萊西市把市場化、平臺化思維引入到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搭建資源整合、產業化發展、專業化服務、資本助力四大平臺,通過發揮市鎮兩級國有平臺公司作用,搭建市鎮村三級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步推進土地流轉和托管,整合要素、搞活經營,把農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走出一條土地全域化統籌、產業全域化開發、服務專業化供給、資本全鏈條支撐的發展新路。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振興。圍繞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萊西市統籌推進土地資源整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落地宜品乳業、新希望、京東農牧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項目,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共奔富裕路。
去年7月,山東省城鎮化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通報了全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監測評價結果,在全省49個國家和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中,萊西排名第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04
區域發展的競爭,綜合實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風能力的競爭。
“萊西市堅持全員、全面、全國招商,一季度,正科級以上干部外出招商301人次,新簽約投資過億元項目78個。”5月27日舉行的“區市委書記擂臺”上,萊西市委書記周科說,在推動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中,萊西抓住了“人”這個關鍵因素。
為推進作風能力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增強干部專業專注能力。今年以來,萊西市機關干部按照“攻堅克難年”大會的部署要求,打破干部坐在辦公室被動“等問題”的慣性思維,主動下沉一線,讓問題在一線解決、辦法在一線形成,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
線上,開展“我愛萊西、制造驚喜”金點子征集活動,研發“愛萊西”小程序,讓群眾從“指尖上”參與城市經濟社會進展。線下,建立“微網格”治理模式,120輛“流動服務車”、4000多名干部下沉項目園區生產一線,成為干部“一線解題”辦實事的縮影。
萊西市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牢固樹立“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招商干”工作理念,組建“聚萊”招商工作專班,成立15個招商事業部,產業鏈招商和駐外招商雙向發力,健全項目評審聯審決策機制,堅持全市招商引資“一盤棋”,把“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唯旗是奪、奮勇爭先,吹響了項目引進建設新號角。
好的營商環境源頭活水,引來投資項目紛至沓來。2月17日,萊西市總投資超223億元的7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涵蓋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3月13日,萊西市舉行2023年一季度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通用航空產業、新材料產業、綠色建筑產業等多個新興產業75個重點產業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投資總額達到286.6億元。
入選全省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試點,萊西迎來重大戰略發展機遇,有利于提升萊西市城鎮化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增強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有利于打造膠東半島次中心城市,為青島都市圈同城化貢獻“萊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