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創新項目“論劍”,推進青島海洋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5月30日下午,“一起益企”千校萬企暨“科創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活動在藍谷舉行,共發布5個海洋科技項目和10項技術需求,涵蓋海洋船舶工業、海洋環境保護、海水綜合利用等領域。
青島科技大學帶來的油水分離智能材料,可用于工業含油廢水處理、原油泄漏處置等場景,代替部分精餾分離裝置和大部分膜分離用到的場景。中國海洋大學發布的海洋塑料垃圾清理回收利用專利工程船,通過智能控制艙、衛星導航,實現自動化控制、無人操作,清理收集海面漂浮物,保護海洋環境。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的新能源船舶動力系統,以變頻驅動取代原有的燃油驅動,實現中型噸位船舶所需要的長航程、大動力的純電推進系統,旨在解決傳統柴油機船舶推進系統污染嚴重、耗能高、可靠性與操控性差的缺點。青島久遠換熱科技有限公司的低溫海水源熱泵機組,使用外海低溫海水制熱,配合全逆流換熱器熱回收換熱,提高供熱效率,應用于工廠化海水養殖、海水源熱泵集中供暖等。青島明思為科技有限公司的船舶和風電旋轉設備監測技術,可快速洞察各種數據,實現綜合考慮生產需求、零配件和人工等多因素的設備維護維修智能決策,應用于海上風電、船舶、高端制造、港口設備。
“我們研發的新材料主要用于油水分離,在耐污染性、重復使用性、通量等方面都優于膜材料,可用于醫藥、含油廢水處理等領域。希望通過此次路演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將新材料推廣到更多應用領域。”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宋紅兵介紹。
5個海洋科技項目展現了青島海洋特色產業良好的發展趨勢及廣闊的市場前景,涉海企業和投資機構代表提出了專業化意見,并對具備產業化和投資價值的項目進行交流。
活動同步發布了我市涉海企業在鉆井平臺防腐、海洋生物污廢資源高值化循環利用、從海藻中提取纖維加入寵物食品、高價值冷凍水產品在刺參加工中的成套技術等10項技術需求,多家企業代表和專家進行了溝通。
此次活動由市民營經濟局、藍谷管理局指導,藍谷高創公司主辦,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青島檬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據介紹,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將在市民營經濟局的指導下,持續開展海洋科技成果與政策、產業、金融等資源的高效對接,進一步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力海洋產業實體經濟創新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