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長”帶頭掛帥出征!青島頂格調度抓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支撐。
5月22日上午,全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和招商引資工作調度會議召開,聽取今年以來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主持會議。
會上,市商務局、市投促辦、市發展改革委分別匯報了今年以來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總體情況、重大項目招引工作情況以及統籌推進重點產業鏈發展和專業園區建設情況,24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匯報了推進產業鏈發展有關情況。
在總理山東調研、再度強調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之后,青島即刻召開的這次會議,明確傳達了這座城市鮮明的發展信號——
青島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聚力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以更大力度抓產業、抓招商、抓項目,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盡管在過往的產業發展中,青島已經形成了在優勢產業上有長板、在體系布局上較齊全、同時具有一定差異化競爭力的制造業體系,但這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要求仍有相當的距離。
尤其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和國際形勢演變,城市的產業體系構建和高質量發展面臨新挑戰,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產業競爭情勢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膠著。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既是解決當前問題的重要抓手,也是計之深遠的必然要求。
深諳這一點的青島正在通過創新“鏈長制”、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等創新的推進機制,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快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努力走出一條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面向未來塑造這座城市的戰略新優勢。
01
持續加力,走出一條新路子
只有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才能有效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就在上周,5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山東調研。他強調,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命脈所在。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統籌抓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海爾集團
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從2022年起,青島這座以制造業積蓄底蘊和發展動力的城市,就將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作為“三條線”重點工作之首聚力推進,從戰略布局到路數打法上高度重視、創新突破。
青島成立實體經濟振興發展領導小組和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部署開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構建由“鏈長”掛帥、專班主抓、區市主戰、“鏈主”主建的推進體系,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推動資源要素向重點產業集聚、政策措施向重點產業傾斜、工作力量向重點產業加強;創新推出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的推進機制,將優勢資源集中導入、以專業的方式高效推動新興產業突破發展。
青島微電子產業園
進入2023年,青島乘勢而上,在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上繼續加力“破局”。1月3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暨全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召開;2月20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和招商引資動員大會;4月4日,青島召開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調度推進會議。一次次的部署和加力,開啟城市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新周期。
隨著“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的深入推進,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以更加精準的政策滴灌和服務體系,形成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更好服務“鏈主”發揮頭雁作用。
依托“鏈長制”、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等創新的推進機制,配合不斷完善的支持政策,青島正在嘗試并努力走出一條推進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02
掛帥出征,“鏈長制”牽引項目落地
先進制造業是實體經濟固本培元的關鍵,而項目則是激發產業活力的新支撐。
在青島,李強總理調研了兩家企業:海爾與海信。這兩家企業是青島先進制造業“鏈主”企業的代表。它們一方面是青島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撐起了“青島制造”的深厚家底——今年一季度,海爾在青島完成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3.5%,海信電視全球出貨量620萬臺、穩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它們又在探索的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代表數字經濟和新興產業的前沿布局,也是這座城市發掘產業鏈新價值的關鍵支撐。
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才能夯實實體經濟的發展基礎。在青島的優勢產業鏈,一系列具備延鏈、強鏈、補鏈意義的關鍵零部件核心配套項目的落地,為這座城市帶來了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同步躍升的產業體系進化。
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制造業創新中心
以智能家電產業鏈為例,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總部基地于2月底正式啟用;德國代傲電控板項目正在裝修廠房,預計年底投產;深圳和而泰項目一期已部署4條生產線并投產。正在加快推進的海爾冰箱智能制造一期、膠州中央空調一期等一批在建整機大項目,也將帶著新的產業鏈要素資源同步落地,于今年陸續竣工投產。
奇瑞青島超級工廠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正在新項目的落地中拓展新的價值。奇瑞零部件產業園項目一期建成,成飛集成等10家零部件配套項目入駐;投資50億元的一汽解放青島基地科創中心項目加快建設;高新區中央智力島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完成改造升級。
通用航空產業鏈、科技服務產業鏈、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在更多重點產業鏈,項目正在加速推動城市產業形成新的形態。
引進簽約、開工建設、投產下線,一個制造項目的落地需要全周期的關注和跟進。青島以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牽引項目招引落地的全流程。
在其中,“鏈長”掛帥出征,釋放青島誠意,持續引入新項目,共享青島發展機遇,為城市實體經濟的發展加碼后備力量。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赴北京、上海等地走訪重點企業,率團出訪日本、韓國,舉辦17場經貿合作交流會;市級產業鏈“鏈長”帶隊赴香港、澳門、深圳、杭州等地洽談項目40余家;各區(市)及市直產業鏈牽頭部門赴境內外走訪企業633家(次),洽談引進了一批產業鏈重點項目。
市商務局數據顯示,1-4月,全市新簽約50億元以上項目20個、同比增長11.1%,計劃總投資1536.6億元。全市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86個、計劃總投資2697億元。其中,已開工及運營21個、占比24.4%。屬于24條重點產業鏈項目80個、占比93%。
03
做強載體,專業園區擎起新興產業
代表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的新興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引擎。一個個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在青島的次第落地,向外界展示著這座城市加快突破短板的信心和決心。
建設中的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 邢志峰 攝
虛擬現實產業園是首個掛牌的市級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目前,園區總投資100億元的虛擬現實整機和光學模組項目一期1號整機廠房已于今年3月份提前交付,總投資12.5億元的園區綜合服務配套項目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在加快建設。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正在加快內部裝修,6月底前入駐運營。這個生機勃勃的新興園區,還在不斷吸引新的力量,今年以來,大朋VR總部等10余個項目成功注冊,思坦科技等17個項目新簽約落地。
青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在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作為引領性龍頭的京東方項目2022年11月點亮暨量產以來,已有21條產線投入生產,日產中小尺寸顯示模組5萬片。在這片新興產業的熱土上,融安光電科技園、海信高性能抗光屏幕、開投芯屏產業園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福建萬達項目預計年底建成投產。新成立的總規模10億元的青島初芯光電產業投資基金為產業園集聚新資源加注了新的資本力量。
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青島智算谷)
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赴上海、深圳、北京、濟南舉辦4場人工智能產業園專題推介會,累計簽約項目26個、總投資242.3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2個,分別是聯想打印機總部和晶泰科技AI數字化基建項目。
在簽約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青島區域總部等重大新項目的同時,青島生物醫藥產業鏈培育了一批高成長的重點企業。一季度,海泰新光同比增長58.76%、海爾生物同比增長21.87%。
這背后是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建章立制,推動園區載體功能的初步釋放。據市發展改革委介紹,青島充分發揮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作用,形成產業鏈“鏈長”牽頭指導、牽頭部門協同推進、區市主攻建設的合力。推動園區制定專業園區管理辦法和考核評價辦法,加快園區規范發展。
在園區項目招引方面,目前7個掛牌(過會)園區在建項目59個,總投資約1520億元,其中投資過50億元項目7個、過10億元項目26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19個,總投資225億元;前期項目(含簽約和在談項目)62個,計劃總投資2418億元。產業集聚加快成群,目前7個掛牌(過會)園區入駐規模以上企業共103家,預計今年實現營業收入1400億元。
在創新的推進機制下,在以更大力度抓產業抓招商抓項目的務實努力下,青島將推動產業高效迭代,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持續打開城市經濟新的增長空間。
(作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