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部旅游交通專項布局規劃發布 打造“千里濱海”主題廊道,“青島元素”突出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9日訊 在第13個“中國旅游日”到來之際,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對外公布《山東省旅游交通網主骨架布局規劃(2023-2030年)》(魯交規劃〔2023〕30號),這是山東省第一部旅游交通專項布局規劃,也是貫徹落實3月在青島閉幕的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的又一重要規劃。
規劃以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及沿黃渤海、沂蒙革命老區等文旅資源富集區域為重點,對構建全省“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做出系統安排。布局規劃提出,構建串聯黃河、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及黃渤海、沂蒙革命老區的旅游交通網主骨架。依托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機場、高等級公路等構建“快進”通道,連接五大文旅資源富集區和重要交通樞紐,提高旅游目的地通達性和便捷性。以普通國省干線、農村公路為主體構建“慢游”風景道,結合沿線景觀風貌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通達、游憩、體驗、運動、健身、文化、教育等復合功能的主題線路。規劃形成東部“千里濱海”、西部“魯風運河”、南部“紅色沂蒙”、北部“黃河入海”、中部“長城尋跡”五大主題廊道,整體構成全省“東西南北中、一環游山東”旅游風景道總體布局。
記者梳理發現,在這份規劃中,“青島元素”突出。
在“長城尋跡”主題廊道布局中,青島成為“長城尋跡”(慢游)風景道“一軸”中的關鍵節點城市:伴行齊長城本體遺址的高速廊道,貫穿青島、濰坊、臨沂、淄博、濟南、泰安六市,全長415公里,由青蘭、京滬、濟泰、濟南繞城、濟廣高速構成。路線串聯青島市齊長城百果園,濰坊市諸城大舜苑,臨沂市沂水楊莊高樓子,淄博市沂源縣洋三峪鄉村、青蘭高速沂源服務區,濰坊市臨朐縣黑松林,濟南市萊蕪戰役紀念館,泰安市泰山景區、泰山寶泰隆,濟南市九頂塔民族歡樂園、金象山樂園等文旅資源。沿齊長城“快進”通道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包括:推進明村至董家口、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等項目建設,實施青蘭高速河套至黃島段、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島日照界段等改擴建項目。
“千里濱海”主題廊道布局提出,依托黃渤海千里黃金海岸線,整合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濰坊、濱州、東營市濱海公路,打造城海一體、山海融合的中國仙境海岸旅游交通廊道。沿黃渤海“快進”通道將規劃形成“高鐵高速雙環,七大機場協同”的沿黃渤海“快進”通道主骨架,銜接山東半島沿海與內陸城市,助力文化旅游海陸聯動發展。其中,“半島高鐵環”由天津至濰坊、濰坊至煙臺、青島至榮成、萊西至榮成、青島至鹽城高鐵組成。七大機場由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濰坊、東營、濱州機場組成。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近年來,我市一直在積極探索交旅融合發展之路。其中,依托貫穿祖國海岸線的最美濱海旅游風景道,國道228結合旅游公路的建設理念和標準規范來設計,做好與沿線景觀的協調配合,優化旅游出行服務,建設自駕車營地、觀景節點、形象標識等配套設施,在提高公路服務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濱海旅游資源。作為全市最重要的山海城旅游風景線和沿線近萬名居民出行的唯一主通道,嶗山景區旅游路不僅承擔著通行功能,也成為游客觀賞的美景之一,帶動了旅游業態的發展,自駕游、觀光游顯著增加。今年5月,在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開展的“最美風景,來看山東的路”推介中,萊西市湖濱路被評為“最美騎行路”。(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韓俞慧 徐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