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視點】總投資107億元!創投風投資本緣何如此青睞這里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陳志偉
創投風投機構紛至沓來,助力新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12日至13日,2023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舉行,大會以“創投風投創時代,創新創業創未來——聚力高質量,澎湃新動能”為主題,著力打造合作共贏的創投風投交流平臺。
會上,青島西海岸新區6個基金項目簽約,總投資107億元。此次集中簽約將進一步加速資本集聚,助力青島西海岸新區重點產業鏈發展壯大。
本次集中簽約的基金項目涉及科技創新、生物醫療等新經濟領域。比如,青島西海岸產業投資基金規模50億元,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及高端裝備等科技創新領域;青島元宇宙聯合投資基金規模約30億元,主要開展數字新基建工程和元宇宙產業應用場景的建設和運營。
資本是“黏合劑”“催化劑”,不僅驅動著產業鏈、資本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更讓創新、創造、創業更快地發生。
01
西海岸新區是活力之城、機遇之城,是創投風投發展的“沃土”。
實體經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也是在城市競爭中贏得主動的主戰場。2月20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和招商引資動員大會,動員全市上下以更大力度抓好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加快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支撐。
實體經濟是西海岸新區的立區之本、強區之基。
西海岸新區是青島實體經濟集聚區和重要的產業基地,擁有18萬家企業、3548家規上企業,市場主體突破43萬,在全市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中走在前列、示范引領。
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4692億元,西海岸新區綜合實力穩居國家級新區前三強、全國百強區第四位,貢獻了青島市三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海洋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進出口額。
青島西海岸新區聚焦聚力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圍繞全市24條產業鏈和新區“5+5+7”主導產業進行“延鏈、補鏈、強鏈”,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發展,高標準建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綠色低碳新材料、氫能與儲能、青島影視基地等新興產業專業園區,集聚京東方、青島光電產業園等總投資1500多億元的50余個重點項目,中國北方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新高地加速崛起。
就以24條產業鏈布局情況來看,在青島市47家首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和70家產業鏈重點企業中,青島西海岸新區占比最高,分別入選了 23家鏈主企業 (占全市鏈主企業數量一半)和12家產業鏈重點企業。
5月7日,青島市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全市“摘星奪旗”考核結果。西海岸新區以99.10分的綜合成績排名第一,奪得“真抓實干、勇當排頭”紅旗。據悉,2023年一季度,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05.96億元,同比增長5.8%,占全市總量的31.6%,居青島各區市之首,首位度優勢不斷提升,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GDP增量占青島市的58.3%。
今年一季度,西海岸全區新簽約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3個、總投資711億元,總投資1860億元的61個實施類省市重點項目,開工在建率超過95%、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超過46%。
以大項目建設為例,京東方物聯網青島基地一季度出產顯示模組超過百萬片;濰柴(青島)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項目一期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二期建筑陸續封頂。
西海岸新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為創投風投機構提供了廣闊的投資機遇。
02
2019年,青島提出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舉辦首屆創投風投大會。4年來,青島創投風投建設生態更加完善,創投機構加速聚集。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注冊在青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03家、管理基金2237只、管理規模1824.24億元,同比增長11.28%,新增基金超過550支,排名全國第二。
而作為引領這座城市發展的重要一極,青島西海岸新區也在敏銳洞察潮流趨勢的過程中想在前、做在前、走在前。
《青島西海岸新區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培育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和自貿金融”三大特色,全面落實“服務實體經濟、壯大資本市場、強化風險防范”三項任務,到2025年,新區將基本建成金融要素更加豐富、開放功能更加高端、支持實體更加有力、發展環境更加優越的面向日韓、輻射黃河流域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積極響應青島市關于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號召,搶抓創投風投機遇,高標準建設青島跨境基金中心,高質量打造資本集聚高地,以創投風投為平臺,整合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推動創新創業發展。
2021年初,肩負著建設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創投風投、總部經濟等各類資本匯集的樞紐門戶的重任,唐島灣金融科創區在西海岸新區正式成立。自此,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發起唐島灣金融科創區建設攻勢,舉全區之力搭建“產業+金融+科技”的一體化發展平臺。
同時,西海岸新區持續投入,“真金白銀”支持科技金融蓬勃發展。近兩年,西海岸新區財政累計投入45億元助推科技金融發展,設立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股權直接投資資金、高校校長基金,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機制。對新引進設立的法人金融機構給予最高1億元補助,對落戶及增資創投、風投機構給予最高5000萬元獎勵,對上市企業給予最高400萬元補助,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對高精尖人才,給予最高600萬元安家補貼;對重大人才項目,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吸引科技金融人才集聚。
今年,在西海岸新區的“十三大創新突破行動”中,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創新突破是關鍵行動之一。按照計劃,新區將堅定不移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特別要強化金融支撐力,聚焦綠色金融、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重點領域,加速集聚優質金融資源,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今年1月13日,2023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春雨行動”啟動儀式在西海岸新區舉行。2023年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新突破年”,西海岸新區將通過進一步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細化金融服務保障,為總投資4271億元的200個有融資需求的重大項目提供多層次、多內容融資服務保障。
目前,西海岸新區已集聚金融機構242家,存貸款余額超過7900億元,債券余額突破千億元。集聚中基協登記基金管理人48家、備案基金259支、認繳規模1049.54億元。
金融“活水”不斷精準流入實體經濟,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03
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資金就往哪流、項目就往哪落。
西海岸新區享有省級行政管理權限,承接249項省級審批事項,實現“省級事、區內辦”;有全國最快的項目審批流程,“放管服”提速擴容、“標準地”彈性出讓,“模擬審批”拿地即開工,“跨域通辦”一站式服務;有最完備的法治保障,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和國家商標業務受理窗口為創新保駕護航;成功落地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全省首批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全市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開立試點。推出《惠企政策詞典》,實現政策精準匹配、“即享快享”,營造創投風投發展的良好生態。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強化“雙招雙引”,發揮青島跨境基金中心優勢,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開展精準招商,加快集聚各類資源,落地7支QFLP基金、規模5.09億美元;2家基金管理公司獲批2.65億美元QDLP試點額度。
同時,新區通過創新搭建融資平臺,持續開展常態化路演提高服務質效,已累計開展多層次路演活動30余次,推動新區私募基金對外投資項目627個,投資金額330.41億元。其中,投向新區項目154個,占已投項目的24.56%;投資新區金額151.72億元,占已投金額的45.91%,涉及海洋、農業、教育、智能制造、新能源環保等眾多領域。
今年,西海岸新區開展2023年“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全區上下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更加過硬的作風能力,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提供堅強保障。
西海岸新區將對標國內最優、國際一流,堅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推動營商環境競爭力在全國第一方陣進位爭先,努力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著眼于此,專項行動明確了重點任務,聚焦優化政策、服務、要素、市場、法治、人文“六個環境”,開展六大專項提升行動,讓新區成為企業家愿意來、落地快、發展好、離不開的創業熱土。
下一步,西海岸新區將致力打造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金融環境,構建“大金融”體系,以金融活水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西海岸高質量發展積攢充足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