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職教學子大有可為 青島構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大格局
【青島新聞網原創】
(記者 韓彤彤 寧冠宇)
無人機操控、新能源汽車維修、智能家居展示……在2023年青島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上,青島21所中職學校進行了特色技能項目展示。
青島市是全國最早發展職業教育的城市之一,職業教育基礎扎實、底蘊深厚,一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目前,全市共有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11所,在校生9.6萬人;中職學校68所(含技工院校17所),在校生11.69萬人。
近年來,在政策加持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青島職業教育發展也在不斷突破辦學“天花板”。在升學路徑方面,職業教育不再意味著止步于專科,無論是職普融通還是建設職教本科,都意味著職教學子在求學過程中有了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圍繞推進校企一體化發展,青島在全國獨創“3+1+2”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打通學校與企業的壁壘,為職教學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2023職教周啟動 技能讓生活更美好
今年青島職業教育活動主題為——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為將活動周打造成社會各界了解職業教育、體驗職業教育、參與職業教育的重要平臺,啟動儀式增設了區(市)職教成果展、學校技能展示、職業啟蒙體驗等項目,21所中職學校進行了無人機操控、新能源汽車維修、智能家居等特色技能項目展示。
啟動儀式為2022年青島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8項成果進行了頒獎,對青島市職業教育智能(仿真)公共實訓基地、臨沂大學與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商貿物流協同研究中心進行了現場揭牌,同時舉行了青島西海岸新區產教聯合體成立儀式。
活動周為職教學子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臺,更讓職業教育融入生活,為社會各界提供了走進職業教育的機會。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
縱向貫通 橫向融通 不斷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以往,職業教育通常意味著止步于專科,由此形成了“低人一等”的偏見。但近年以來,隨著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制度與政策陸續出臺,職業教育辦學“天花板”已被打破,職教生讀本科不再是天方夜譚。
青島市著眼產業升級、加強人才培養、深化改革創新,積極構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大格局。印發《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六大工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
職普融通讓高中階段聯合育人得以實現,記者了解到,2022年,全市有2048名達到公辦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選擇到中職學校就讀;有6540名學生從普通高中轉入職業學校。2022年,青島職教高考本科達線3252人,本科達線率超過51%。
縱向貫通、橫向融通,職業教育吸引力明顯增強。
賦能城市發展 提升匹配24條產業鏈發展能力
職業教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必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為了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青島在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5個產教融合職教園區,遴選培育35個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在校企共育人才方面,青島推進“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等5項工程。在全國獨創“3+1+2”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膠州職教中心學校與海爾集團試點落地。
為緊盯產業發展,聚焦青島24條產業鏈,全市職業院校共開設270余個專業點,覆蓋了24條產業鏈中的22條,在校生人數超過10萬人。以職業教育匹配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為突破口,研究匹配能力提升策略。據了解,青島工程職業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和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等7所中職學校已開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軌道交通相關專業30個,在校生規模超過1.2萬人。
實踐證明,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可以讓職教學生大有可為,有助于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下一步,青島市將打造新示范、探索新路徑、樹立新標桿,努力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貢獻青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