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持續用力,十大低效片區承接8個新興產業園
青島把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與新興產業園區建設結合起來,導入優質高端產業資源,圍繞全市十大新興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十大低效片區承接8個新興產業園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產業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十大新興產業,青島在全市規劃建設專業園區,將其作為新興產業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突破口。記者從市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首批15個新興產業專業園區中,十大低效片區(園區)將承接8個園區,涉及六大新興產業,達產后工業增加值將超4200億元。
專業園區是產業集聚區,將其落在低效片區(園區),有助于片區引入新興產業,加快轉型升級,讓低效片區真正躍遷為高效片區(園區)。各專業園區將結合區域發展實際,依托現有國家、省級開發區和各類功能區政策優勢,充分考量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素保障能力,加強入園項目論證把關,提高投入產出效益,建立以“畝產效益”為核心的綜合評價體系,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王臺老工業區是十大低效片區(園區)之一。5月7日,位于該區域的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內,總投資80億元的融安光電科技園和開投芯屏產業園兩大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建設,這也標志著作為我市重點謀劃部署的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持續跑出項目引建“加速度”、產業集聚“高效應”。
走進新型顯示產業園,機器隆隆、塔吊林立、焊花飛舞,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這里的變化每天可見,廠房大樓節節拔高、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產業項目持續導入……入駐產業園的聯東U谷·青島開發區生態科技谷項目,圍繞京東方等光電顯示產業,致力于吸引相關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上下游高端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已簽約企業41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0家,規上企業9家,專精特新企業11家,行業涵蓋光電芯片、高端裝備制造等,入園企業中7家為京東方供貨商。”聯東U谷·青島開發區生態科技谷產發經理孫良告訴記者,項目一期、二期已經交付使用,三期也于今年4月24日提前封頂。
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內的聯東U谷·青島開發區生態科技谷項目,目前已簽約企業41家。
“聚焦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全方位謀劃推動主導產業鏈式發展,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并于2022年11月26日揭牌。”青島開發區管委經濟發展部主管康心悅介紹,園區總面積1.4萬余畝,以做強顯示模組、突破顯示面板、拓展顯示終端、推進技術攻關四個方面作為園區主攻方向,將園區打造成為全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截至目前,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已吸引集聚投產、在建、簽約在談等重點產業項目40余個,總投資1700余億元。一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快速崛起。
青島在城市更新建設中,把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與新興產業園區建設結合起來,抓住機遇推動園區“騰籠換鳥”,加快導入優質、高端產業資源,集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低效片區新舊動能轉換,有效推動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首批專業園區中的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園、集成電路產業園,以及人工智能產業園、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等6個專業園區已揭牌。其中,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園、集成電路產業園均與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有機結合,通過發展新興產業實現園區功能躍遷。另外,其余專業園區也將陸續揭牌,在青島面向未來的產業格局中,低效片區正逐步轉型為新興產業和重點項目的承接地。
“專業園區具有產業精、行業新、園區特的優勢,具有產業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管理模式現代的特征。專業園區的優勢和特征,將對低效片區(園區)產業升級、功能提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而低效片區(園區)則會對專業園區建設的空間支撐形成有效供給。”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認為,從“低效”到“高效”,其關鍵在于新產業的植入,替代傳統產業,這個過程實際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要在開發中加強特色片區、園區以及“園中園”模式的培育,即按“聚焦1個主導產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輻射發展”實現片區(園區)的差異化定位,從而提升產業片區(園區)的綜合競爭力和規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