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市長“督戰”!13個部門打擂,只為做好“這件事”
擂臺再起,比學趕超,奮勇爭先!這一次,聚焦的主題是——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
5月6日下午,青島市委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營商環境重點領域“部門擂臺”。青島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行政審批局等營商環境重點領域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次登臺,結合PPT演示,總結成績、查擺問題、分析原因、暢談打算,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打擂”。這是青島舉行“部門擂臺”以來,首次聚焦于某一特定工作領域“打擂”,對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力度可見一斑。
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主持會議并作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魯明出席。
營商環境重點領域“部門擂臺”現場
這次擂臺也是對“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和確保實現上半年時間任務“雙過半”的一次再動員、再部署。會議強調,全市各級要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的成效轉化為干好工作、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化成績為信心,化壓力為動力,化目標為行動,乘勢而上、加力提速,奮力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
同樣的擂臺,更強的斗志。打擂部門現場“應考”、出征出招,直面問題、不怕揭短,在互學互比中激發干事創業的斗志。
01
抓落實、抓攻堅、抓突破
以典型表揚深化作風能力
與以往擂臺賽不同,這次“部門擂臺”特列了兩個環節——宣讀2022年度綜合績效考核結果和市委關于表揚“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先進典型的決定,并向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發獎牌。
受到表揚的15個“高質量發展項目”、10項“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50個“爭先創優”團隊、100名“奪旗扛旗”標兵的代表依次上臺領獎。
之所以安排這兩個環節,正是為了凸顯“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的主題——通過對先進典型的大力表揚,進一步放大典型效應,推動全市各級和黨員干部樹牢“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的實干實績導向,向先進典型學習,持續深化作風能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進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效。
梳理此次受表揚的典型,都是去年全市部署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后,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推動建設的一批高質量發展項目,形成的一批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涌現出的一批先進團隊和先進個人。名單包括了“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覆蓋的主要領域,也反映了去年全市各行業各單位“以實干作答,用實績交卷,靠奮斗出彩”的濃厚干事創業氛圍:
15個高質量發展項目中包括10個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項目、5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項目,多個項目填補了產業空白,一次次刷新了項目建設的“青島速度”——
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生產基地項目封頂
西海岸新區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生產基地項目30天完成近2000畝土地清場,10天完成開工前各項審批手續,提前63天實現封頂;
嶗山區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四個多月、從開工到首棟建筑封頂用時不足百日;
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項目加速建設
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因為拆遷等多種原因,一直未能全線貫通,“孤懸”了10年,去年“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部署后,靠著各級干部的加壓奮進、攻堅克難,創建了前期手續辦理“新模式”,讓工程從立項到開工建設僅用時65天;
……
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包括“構建‘十項機制’,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市委組織部)”、“以‘五化’機制規劃建設專業園區,打造新興產業發展強引擎(市發展改革委)”、“構建‘1+1+5機制’,推動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起勢成效(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總指揮部辦公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10項。此外,還包括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提報的創新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構建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十項機制”,包括對標對表、事爭一流、重點攻堅、一線調度、過程管理、擂臺比武、摘星奪旗等,是“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突出成果,形成了從思想認識到目標方向、從工作方法到結果運用的完整閉環體系,助推了廣大干部在干事創業中改進作風、提升能力、擔當作為,有力推動全市作風能力建設邁上新臺階。
構建“1+1+5”機制,推動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起勢成效也在去年的活動中收獲了突出成果,以此機制為推動,青島在老四方工業區、北客站及周邊區域、樓山區域等10個重點低效片區推進了228個項目,其中新建133個、續建95個,完成投資額778億元。
“爭先創優”團隊既有市直單位,也包括功能區、指揮部、街道鄉鎮黨委和國企,覆蓋廣泛,反映了“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在各級單位、各條戰線的突出成效。
“奪旗扛旗”標兵包括市管干部和市直單位、區(市)、功能區干部,市管干部又分別覆蓋了城市更新建設、投資促進、疫情防控、安保維穩四個領域。
彰顯榜樣力量,深化作風能力。“在擂臺賽上為‘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成果頒獎,也是對去年活動成效的一次全面總結,以這樣一次頒獎授牌、比武打擂為起點,也是激勵我們不斷展現新擔當、再創新佳績,以先進為榜樣,聚焦聚力今年重點工作,改革創新、擔當作為,團結奮斗、務求實效,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擂臺賽后,一位機關干部有感而發。
02
查短板、找不足、亮新舉
以作風能力“大提升”推動營商環境“大改善”
作風能力建設永遠在路上。對處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青島來說,更好擔負起黨中央及省委賦予的重大使命,更需堅持不懈狠抓干部隊伍作風能力建設。
“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就是聚焦于此作出的重要部署。把“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10個重點領域的參與部門納入這次“部門擂臺”,就是要再次傳導壓力,激勵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瞄準重點工作暢述舉措、直擊不足、明確計劃。
擂臺賽上,各部門亮成績時抓重點、列數據,真實可信——
青島市中級法院依托“藍色風暴”執行行動,為市場主體回籠資金186.2億元。圍繞招商引資需要,執結涉案金額8.8億元的百麗廣場案,通過靠前化解、強制騰遷等方式,為重點項目釋放土地資源440畝;
重慶路快速路工程正在加速建設
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當好項目服務生,以一線工作法、項目包保制,推進舊城舊村、市政設施、停車設施、李村河治理四大攻堅行動668個項目加快實施;推行建筑業保證保險替代保證金2.8億元,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落實航運、航空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兌現財政補貼8068萬元,新增航運企業100余家,機場國際客運航線恢復至14條;推進政務服務集成化改革,港口經營許可審批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道路貨運審批由3—7天壓縮至1天,12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
青島加快邁向國際航運中心
剖析存在問題時,各部門也不回避、不遮掩,堅持跳出青島看青島,從更高維度挖掘根源問題,倒逼干部作風能力深化提升——
青島市檢察院鮮明提出,隊伍專業化建設有待加強,辦理新領域、新類型案件的復合型人才少,解決疑難復雜問題、破解難點痛點堵點的能力水平還有不足,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針對性、實效性有待增強;
青島市司法局提出,在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民生領域,制度供給方面還有不足,制度建設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進一步提高。有的領域制度建設滯后,未能及時應對情勢變化、及時回應改革發展需求;有的制度精細化水平不高,實際執行中可操作性差;
青島市商務局談到,對消費市場集聚度不高、對中小微企業關注度不夠、政策質量不夠高、簽約項目落地不夠快,主要原因是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把握市場主體和群眾需求還不夠精準,政策精準滴灌做得還不到位,改革創新意識有待加強;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剖析問題時提出,個別干部仍存在“坐等審批”觀念,主動服務意識不強,走不出去、沉不下去、動不起來,為企業、群眾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不多、措施不硬、靠上跟進不足;
……
談到下一步打算時,各部門精準聚焦存在問題,穩、準、狠地提出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
青島市發展改革委計劃持續提質實體經濟,提速項目建設,提效要素保障,提級城市功能。下一步,將出臺鏈主企業服務管理辦法、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推動專業園區成熟后盡快掛牌;實施樓宇經濟成長行動,力爭億元稅收樓宇達到100座;全力推進405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
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一期已開園,二期正加快建設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深化工信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主動靠前服務,對重點行業特別是下拉行業逐個打開分析、打通堵點,“一業一策”精準幫扶,加力振作工業經濟。放大“工賦青島”品牌、政策“點菜單”試點效應,提升鏈萬企、青島品牌日平臺能級;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下一步將發揮“好差評”“辦不成事窗口”等作用,強化與“12345”“青訴即辦”等聯動;將統籌市區審批服務資源,組建金牌團隊現場服務50億以上項目,力爭開工時間再節省;將緊扣企業需求,改革服務供給,集成化、清單化重塑流程,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
……
是述職,更是誓言和決心。以此次擂臺為契機,全市各級和廣大黨員干部將立足“轉作風、強能力、抓落實、促發展”,不斷創新路數打法,用更多攻堅克難的成效和項目建設的實物工作量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發展的“青島速度”“青島效率”,推動青島不斷譜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新篇章,貢獻更多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島實踐。
作者 |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