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北京,鏈接世界,青島發出“藍色邀約”!
當青島海洋特色優勢遇上北京獨特資源,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4月27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共同主辦的青島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北京)推介大會在中國大飯店舉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外企業家聯合會聯席主席龍永圖,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出席會議并致辭。
大會在北京設立主會場,在挪威、西班牙、澳大利亞設立分會場,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面向全球視頻直播。國家有關部委、山東省海洋局、青島市相關單位領導,部分國家駐華代表、海外商協會在華主要代表,國內外海洋領域專家學者、世界500強企業高管、領軍企業主要負責人等100余位嘉賓參會。
這是青島市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目標明確以來的首場國際范圍的推介會。在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青島宣示了經略海洋的信念和決心,發出了“關注青島、投資青島,做青島海洋發展的‘合伙人’”的求賢令。
“青島海洋特色明顯,是一座港口型城市、濱海旅游城市。”“近年來,青島一直在探索圍繞海洋打造城市名片,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對于青島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在海洋領域與青島加強合作……整合各方優質資源,為青島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發揮國際資源優勢。”
會上,12個海洋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約222.5億元;“中外企業家藍色聯盟”成立;10位行業領域企業高管、智庫專家、機構負責人被聘任為青島市海洋招商推廣大使。
以會聚商、以會交友、以會促引、以會擴面,青島海洋引發關注、釋放機遇、贏得青睞。
01
青島海洋優勢,鏈接北京獨特資源
單純從海洋資源、海洋優勢的角度而言,青島無疑是國內的翹楚。
在海洋產業方面,青島集聚了北海造船、明月海藻等一批行業骨干企業,28個海洋及相關產業在青島均有布局;在海洋科技方面,青島匯聚國家深海基地、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57家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全職住青涉海院士總數達20人,海洋科創能力全國領先;在海洋港口方面,青島港連接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是世界最大綜合性港口之一;在海洋生態方面,青島“山、海、城”渾然一體,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應該看到,青島海洋發展有產業、科研、生態、開放等方面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海洋產業特別是海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存在薄弱環節,現代漁業等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海洋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仍需進一步培育壯大,既需要從內部進行轉型升級,也需要從外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破除發展瓶頸。
北京是青島謀求互利共贏、發展海洋經濟的“合伙人”之一。青島與清華大學共建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依托清華大學頂尖的工科優勢,加快突破海工領域核心技術,推動海工裝備產業高端發展。
從本次推介會來說,會上集中簽約了12個項目,3個項目由北京企業投資。這3家北京企業,既有典型的海洋企業,選擇投資青島;也有海洋特色并不顯著的科技企業,但因為在海洋經濟中存在豐富的應用場景,加快推動陸空科技下海,與青島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本次與青島簽約的“民船中心總部項目”,擬將“民船中心”總部遷至青島西海岸新區。該項目將建設一流研發設計和科技創新團隊,為中船集團和北海造船廠提供在民船和海工發展領域的核心研發力量,補齊山東在船舶海工研發設計領域短板。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則不是一家海洋特色顯著的企業,此次與青島國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洋智慧終端與大數據創新中心項目”,雙方將把衛星移動通信終端制造與海洋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打造智慧海洋浮漂,建設海洋大數據平臺等。該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營收20億元。
02
加大對上爭取力度,蓄積戰略勢能
回顧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青島布局了眾多海洋院所,例如,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第一個綜合性海洋漁業研究機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筑牢了青島海洋發展根基,造就了青島海洋發展優勢。在新時期,青島積極擔當國家重點任務,加大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支持力度,不斷塑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會上簽約的“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項目”便是多方支持的結晶——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作為指導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作為支持單位,由青島市海洋發展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五方共建。
青島是我國五次海水養殖產業浪潮的發源地,目前在海洋種業領域的科研力量位居全國第一。該項目將在青島開展水產種業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應用技術、戰略前瞻技術等重大技術項目攻關,打造全國水產苗種研發創新高地和水產種業產業化應用基地,進一步推動青島海洋種業發展。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對青島海洋發展的支持力度很大。
例如,2022年3月,全球首艘10萬噸級深遠海智慧漁業養殖工船“國信1號”獲農業農村部批準開展運營管理試點,標志著青島在拓展深遠海養殖空間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國領先位置。借助“國信1號”,青島加快實現現代漁業轉型升級,推動了我國養殖區域由近岸邁向深遠海。
2023年2月,“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青島揭牌成立,這是全國唯一由自然資源部批準,聚焦聯合國“海洋十年”行動計劃,部省市三方共建的合作中心,成為青島以及我國海洋對外開放合作的又一新高地。
03
建立紐帶橋梁,匯聚全球資源
海洋經濟是通過海洋發展的外向型經濟,其開放性、國際性的特征顯著。推介會上,青島不僅把目光聚焦于北京等國內城市,還瞄準國外,通過建立紐帶橋梁,持續匯聚全球資源,實現互利共贏。
青島攜手中外企業家聯合會成立“中外企業家藍色聯盟”,就是一個重要布局。中外企業家聯合會是一個全球性非營利、非政府的組織,具有廣泛的、高端的、國際化人才及優質海洋企業資源優勢。通過建立藍色聯盟,青島匯聚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船舶資本有限公司、美國輝寶有限公司亞太區等力量,搭建起政府、市場、企業在海洋經濟領域交流合作的紐帶和橋梁。
“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在青島已連續舉辦四次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在促進中外交流和招商引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外企業家藍色聯盟成立后,將通過舉辦海洋經濟高峰論壇、建立海洋人才智庫、定期組織涉海企業考察調研等方式,為青島海洋發展持續提供智力支撐、資源支持、科技助力。”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外企業家聯合會聯席主席龍永圖表示。
會上,青島舉行海洋招商推廣大使聘請儀式。原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局長寧望魯、中國船舶資本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劉悅、中國保健協會監事長徐華鋒、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美國輝寶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李俊鵬等10位行業領域企業高管、智庫專家、機構負責人擔任海洋招商推廣大使,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宣傳推介青島海洋重點產業、招商政策、營商環境,協助開展各類招商活動,推動項目考察洽談和在青落地。
“全世界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國是挪威,而最大的消費國是中國。當前,青島也在通過‘深藍1號’網箱等方式養殖三文魚,這是青島的優勢。未來,我將針對青島的三文魚養殖等海洋優勢對外推介,助力青島海洋加快走出去。”青島市海洋招商大使、美國輝寶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李俊鵬說。
深海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
風從海上來,揚帆正當時。廣交朋友、廣獲支持,青島發展海洋經濟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正在快速聚集和轉化,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培育壯大。
作者|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