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代言青島】"中國醫生"許豐強:援非兩年 為塞舌爾民眾帶去健康與希望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韓彤彤 徐斌)
當飛機進入烏魯木齊時,許豐強漸漸興奮起來。自2021年,遠赴非洲開展醫療援助以來,離家兩年后,自己終于再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2021年4月,受醫院委派,作為第18批援塞舌爾醫療隊隊長,許豐強帶隊遠赴非洲,前往塞舌爾進行為期兩年的醫療援助。塞舌爾遠離非洲大陸,當地醫療衛生條件不好、醫生稀缺。作為塞舌爾僅有的兩個心內科專家之一,兩年里,許豐強共處理急診、搶救危重患者200余人次。
盡管當地條件相對落后,但許豐強與五名隊員一起克服語言、生活及工作上的困難,以精湛的醫術幫助一位又一位患者,塞舌爾民眾被稱贊為“健康使者”。
“中國專家”來了!
“塞舌爾是非洲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海,溫度高,濕度大。”剛到塞舌爾時,30多度的高溫是最先令許豐強感受到差異的地方,“其次,飲食習慣也和我們不同,當地人喜歡咖喱及油炸類食物。”
從中國到塞舌爾相差的不僅僅是四小時時差,更有兩國的風土人情與生活習慣。但對許豐強與隊員而言,最大的差異是在工作環境上。“塞舌爾醫療衛生條件并不好,我們所在市中心醫院的醫療條件相當于咱們國內鎮醫院的水平,可用的設備有CT、超聲,能拍個X光片,做常規的血液檢查。”
盡管沒有充足的醫療設備支持,但醫療隊仍依靠豐富的專業經驗有條不紊地推進工作。“我能感受到當地人對于求醫問藥的渴望,他們相信,‘中國專家’來了,我的病終于可以治好了。”這種眼神令許豐強印象深刻,也讓他感受到了當地民眾的信任。
“你救了我的命,我可以去救更多人的命。”
作為塞舌爾僅有的兩個心內科專家之一,許豐強日常工作繁忙,每周完成門診量260余人次,兩年來共處理急診、搶救危重患者200余人次。
許豐強曾接診過一名30歲的救生員,心率150余次/分,連續一周后進展為心衰。“在國內,可以做射頻消融治療,但當地醫院沒有相關設備。他非常熱愛救援工作,我能從他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祈求,他特別希望經過治療后,還能繼續去救援。”為此,在綜合考量后,許豐強通過藥物治療,幫助救生員順利康復。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他,他說他正要去醫院找我,他把自己救生員的T恤當作禮物送給我。”救生員告訴許豐強,謝謝你救了我,你救了我的命,我就可以去救更多人的命。
“塞舌爾當地的居民都非常樸素,當我們幫他們治好病,他們會特別想感謝你。他們表達感謝的方式就是送一份有意義的禮物,有時會是路邊的鮮花,有時會是親手做的禮物等等。”一朵盛開的鮮花、一份新鮮出爐的食物、一件象征著職業榮譽的T恤……簡簡單單的小禮物,卻是當地民眾對醫療隊沉甸甸的情誼。
“所經歷過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回顧起兩年的援非醫療救助經歷,許豐強笑稱,這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從2021年4月到2023年4月,這個“說來話長”的故事正在畫下句點。
這兩年里,沒有休假,沒有探親,許豐強和醫療隊隊員們克服種種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醫術,贏得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信賴與支持,成為健康和友誼的使者。
“在轉機回國的飛機上,我一直看著飛機導航,當飛機進入烏魯木齊時,我特別激動,感覺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了。”兩年的時間,雖然每天都會與家人視頻聯系,但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卻絲毫未曾減少,“走的時候,孩子的身高到我的肩膀,這次回來一看,孩子已經長得比我高了。”
“兩年的醫療援助經歷讓我感受到不同文化下的國際同行友情,也讓我在專業和思想上,有了新的錘煉。”許豐強表示,作為醫生,不僅要治病,更要從各個方面去關心患者。
這兩年,有困難,有想念,有堅守……但也正如許豐強所說的那樣,“所經歷過的一切,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