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發出“六問”,為民企撐腰鼓勁!青島12位民企掌門人“掛帥出征”
民營經濟穩,經濟全局才能穩;民營經濟活,經濟全局才能活。
4月20日上午,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省委書記林武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出席。
會議指出,省委、省政府將始終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只要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向,只要有利于民營企業做強做大,只要有利于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都將不遺余力、全力支持。
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一直把民營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撐。事實充分證明,民營企業是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1388.3萬戶,占全部市場主體的98%以上。2022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53萬億元,占GDP的51.8%。
會議指出,山東省民營經濟地位無可置疑、作用無可替代、潛力無比巨大、未來無限光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都是山東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林武指出,加快我省民營經濟發展,首先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深入思考:
對民營經濟發展,我們是不是真正重視了?
對國企民企,我們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我們有沒有真正做到?
對民營企業的困難訴求,我們是不是真心推動解決了?
對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我們有沒有真正做到無事不擾?
對涉企政策,我們有沒有真正推動落地見效?
會議要求全省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從靈魂深處,來一場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變革,堅決打破束縛民營經濟發展的條條框框,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推動山東民營經濟新一輪大發展、大跨越。
青島作為山東經濟龍頭城市,全力爭創全國民營經濟聯系點城市,不斷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提升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支撐能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201.6萬戶,創業密度(1966戶/萬人)居副省級城市第3位。2022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58.6%的投資、61.7%的稅收、69.8%進出口、84.4%的城鎮新增就業、99.2%市場主體和97.9%的企業數量,“五六七八九”的特征更加顯著,支撐作用和地位更加凸顯。
會上,宣讀了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評價情況通報,發布了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省領導為獲獎單位和個人授牌。
青島民營經濟表現亮眼——膠州市入圍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12位青島民營企業家入選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這12位民營企業家分別為——
瑞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瑞升
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玉慶
青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紀建奕
新華錦集團董事長張建華
青島漢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大偉
青島征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金玉謨
青島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粘君來
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葛家成
海德威科技集團(青島)有限公司總裁曹學磊
青島儒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佩佩
青島晟科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立水
青島品品好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超
通過這樣一場提振信心、搶抓機遇的大會,山東不僅營造尊商、重商、親商的良好氛圍,為民營企業家吃下發展的“定心丸”和“舒心丸”,同時更激發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熱情,發揮“掛帥出征”作用,為穩住經濟大盤、增強產業韌性貢獻力量。
01
民營經濟就是信心經濟
民營經濟是信心經濟,民營企業家信心足、預期穩,就會敢于擴大投資、開拓市場。
應當看到,三年疫情對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產生了一定沖擊,部分大型民企因無序擴張導致經營風險不斷累積,民企面臨的產業競爭、轉型升級、低碳環保壓力也越來越大,企業家感覺到發展變難是客觀現實。但這并不代表民營經濟的政策和地位變了,而是民營經濟的發展階段變了,更加需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一段時間,中央高頻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大政方針,提升民營企業信心、改善市場預期,各地也把民營經濟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民營企業家中,已經形成了“全力以赴拼經濟”的氛圍,民營經濟發展潛力有望進一步激發。
山東此次高規格表彰民營企業家,正是傳遞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信號,消除民營企業家顧慮,鼓勵企業輕裝上陣、積極進取。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霞表示,魏橋集團除了濱州、威海兩大生產經營區域外,近期通過控股、參股等方式,在青島、臨沂、德州擁有新的生產基地。未來一段時間將以這幾個地市為發力點,規劃布局新能源輕量化產業基地,持續打造以提高與應用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拉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新華錦集團董事長張建華表示,這次會議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的關心和愛護,將進一步激發廣大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榮譽是激勵更是責任,新華錦將加快推動國際貿易、醫養健康、新材料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爭當民營企業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02
上榜企業家數量最多
今年首次發布的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分為行業領軍型、菁英型和新星型三類,共100名。
評選特別側重對民營企業家優中選優,樹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引領示范標桿。榜單立足發揮百強榜企業“掛帥”作用,重點面向“十強”產業特別是11條標志性產業鏈鏈主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等,評選指標重點增加“產業帶動”指標權重,從產業鏈地位、新建項目、技改項目、發展特色、成長性方面,加大企業未來對產業發展貢獻的比重,以此凸顯百強榜的“出征”意義。
從數量來看,青島12名企業家上榜,是全省上榜企業家數量最多的城市,其次為威海10人,濟南、淄博均為9人,煙臺、濰坊為8人。
這12位民企“掌門人”大多出自百強民營企業、國家級單項冠軍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既有龍頭企業的掌舵人,也有闖出新高度的“創二代”,還有新興產業的業界翹楚,凸顯了青島民營經濟的雄厚底蘊和發展后勁。
其中,領軍型企業家4人,分別為于瑞升、高玉慶、紀建奕、張建華;菁英型企業家4人,分別為張大偉、金玉謨、粘君來、葛家成;新星型企業家4人,分別為曹學磊、劉佩佩、孫立水、王超。
作為上榜的青島民營企業家代表,張建華和曹學磊上臺接受頒獎。
張建華帶領新華錦集團加快推動國際貿易、醫養健康、新材料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為山東外經貿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集團2021年營收395億元,位列中國民企500強295位。曹學磊是海德威的創始人之一,在市場開拓、戰略制定和團隊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特別善于甄別市場需求,能夠將優秀的科研成果產業化,他負責研發的海洋衛士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是世界上取得各項認證和許可最多的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之一。
03
企業家大膽投資布局
面對外部復雜多變的風險和挑戰,致力于打造北方民營經濟“樣板城市”的青島急流勇進,民營經濟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度持續增強。
剛剛發布的一季度青島市進出口數據顯示,青島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持續提升,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1484.9億元,增長15.5%,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1.5%,占比提升5.8個百分點。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3月17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總結暨“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大會,迅速興起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熱潮。
具體到民營經濟領域,青島提出優化“六個環境”,即優化發展環境、市場環境、賦能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政商環境,推動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路上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近期,青島還通過“民企時間”議題、金融助實體、卡位入鏈對接會、新經濟賽道企業對標提升等系列活動,主動為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解難題、辦實事、增信心、添動力,增強企業幸福感和獲得感。
一批民營企業在青島大膽投資布局,成為青島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動注腳。
青島晨非食品董事長唐建正在平度市投資建設數字化工廠,以智能化生產線和前沿生產工藝,提供覆蓋乳制品深加工、原料生產以及綜合產品制造等體系化服務;北辰循環董事長張濤陸續拿下江蘇以及海外的退役電池處理項目,在城陽區建設的北辰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低碳綠色循環示范項目計劃于今年7月投產,服務于青島退役動力電池的資源化利用;青島能蜂電氣總經理張濤在上合示范區新開發占地約57畝的雙碳產業園,確保下半年儲能設備的產能迅速提升……
青島民營企業家們,放開手腳干吧。
作者|周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