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十大攻堅任務”,青島發布方案全面優化提升行政審批領域營商環境
青島市行政審批領域“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發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4日訊 日前,中共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印發《青島市行政審批領域“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將深化作風能力作為優化行政審批領域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通過開展行政審批領域專項行動,實現營商環境、作風能力、發展質量“三個大提升”。行動方案聚焦優化“六個環境”,提出將深入開展“十大攻堅任務”,全面優化提升行政審批領域營商環境。
優化政策環境專項提升行動。開展審批管理機制創新攻堅行動,健全事項管理機制,深化單一和主題事項運行服務標準化改革,推動高頻事項標準化提升。結合實際研究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真管用”的改革舉措,強化政策集成供給。開展協同聯動機制創新攻堅行動,調整審批服務議事協調機構,強化行政審批領域協同配合。完善審管一體化平臺功能,實現建設資質審批信息推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探索醫護領域“信用+審管”“房地產開發資質+”聯動機制。構建常態化司法行政協調聯動機制,上線府院聯動企業股權“云查控”。推動建立超限運輸領域常態對接、定制預審、精準會診、聯合懲戒“四項機制”,提升大件運輸審批服務效能。
優化服務環境專項提升行動。開展服務體系建設標桿攻堅行動,研究制定政務服務管理辦法,持續打造市、區(市)、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全面推行跨層級“一窗式”改革,推動全市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實現服務場所提檔升級。開展“智審慧辦”品牌提升攻堅行動,建成智慧審批平臺,強化新技術應用,賦能行政審批全流程、全環節,持續拓展數字化審批服務場景,加快建設“無證明大廳”,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數字審批“青島模式”。
優化要素環境專項提升行動。開展重大項目服務保障攻堅行動,推行“項目直通車”服務,深化施工許可“分階段靈活辦”、“6+N”聯合驗收、市政公用服務“十二事合一”等改革,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圖紙管理,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鏈條審批告知承諾制,實施主要功能區“工業項目用地一件事”改革。開展優質交易環境建設攻堅行動。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內事項“應進必進”,著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探索推進技術復雜大型工程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投”等“智慧交易”,推動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試行取消信譽良好投標人投標保證金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優化市場環境專項提升行動。開展商事制度改革創新攻堅行動,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落地落實。累積“智能表單”全國首發優勢,推行企業變更“一件事”,持續提升企業登記全過程智能化精準度,進一步便利企業生產經營。探索個體工商戶登記“極簡”模式,加快個體登記效率。拓展“青易辦”電子簽署中心應用,為政務、商業等領域企業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公共簽約服務。
優化法治環境專項提升行動。開展審批法治隊伍建設攻堅行動,推進行政審批領域合法性審查制度化、清單化、標準化“三化融合”。?試點實施行政許可退出工作規程,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機關的行政許可退出行為。
優化人文環境專項提升行動。開展“政務先鋒”品牌提升攻堅行動,在基層黨支部開展行政審批服務黨建品牌培樹活動,積極探索黨建和業務融合的特色招數和實踐場景。開展“滴灌服務”助企便民攻堅行動,深入打造“營商青島·共贏之道”城市營商品牌。加強政企互動,組建青年政務服務團,實施政務服務進園區、進現場行動,深入企業、項目、園區一線,解讀政策、辦實事、解難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