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 青島:減負提速,18個項目“打捆審批”
生態環境部門狠抓重大項目環評服務保障,大力推行打捆審批、告知承諾審批等改革舉措
減負提速,18個項目“打捆審批”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28處廢棄采石場分布在西海岸新區18個工程區域,實施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按照原本的環評審批程序,18個項目需要單獨辦理環評審批,審批通過后才能動工。為了讓企業少跑腿,也節約審批時間和成本,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積極推動“打捆審批”模式落地,將18個同類工程項目環評“打捆”成一個,大幅提高環評審批整體效能,推動項目盡快實施。
“原本18個項目要分別編制18個環境影響報告,并一一進行報批,沒想到可以合并成一個編制報批,極大節約我們的編制費用和時間成本。”青島蘊青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環境影響評價是項目落地的必備環節,其程序復雜、耗時較長、成本較高。青島積極開展環評審批方式改革,在經過前期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將環評“打捆”審批實施范圍擴大為全市符合要求的產業園區、工業樓宇內,以及等級公路、城市道路、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項目,最大程度地為項目推進節省時間。
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把服務群眾理念貫穿到改革的全過程,充分利用打捆審批、告知承諾審批、模擬審批等創新模式,大幅提高審批速度。通過打捆審批模式,完成分布在全區不同位置的18處礦山修復項目,有效降低了環評報告編制成本和審批辦理時間。通過模擬審批,助力青島光電產業園二期工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將王臺西片區、中德生態園、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等5個產業園區納入告知承諾審批試點,1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審批。
重大項目是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狠抓重大項目環評服務保障,近日還聯合青島市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召開省、市重點項目環評審批主動服務座談會,創新創優工作方法,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在保障生態安全的前提下,推動重大項目盡快落地。成立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專班,實行重點項目“一對一”全過程幫辦服務,提前介入服務、提前解決問題,大幅縮減環評手續辦理整體時間;成立專家智庫團隊,加強對重點項目難點堵點的技術支持,快速解決審批堵點;創新環評審批服務舉措,通過搭乘“審批服務直通車”,把服務窗口“搬到”企業現場,助力“芯屏產業”3個重點項目在建設現場取得批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
青島上榜“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在北京梅地亞中心發布。青島市上榜“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其中“公共服務優化”“監管機制創新”兩項營商環境創新做法入選《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青島、長沙、海口、蘇州、東莞等5個創新城市的營商環境主管部門代表出席發布儀式,現場介紹營商環境經驗做法。
據了解,《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采用以創新為核心構建的六維度框架體系,觀測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GDP超過萬億元的經濟活躍城市的營商環境創新實踐,發布“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經濟發展活力的有力舉措。去年以來,青島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化作風能力為抓手,以市場主體滿意度和招商引資質量為檢驗,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提振發展信心,增強要素集聚能力,推動青島營商環境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通訊員 金梅)
致全市市場主體的一封信 |青島營商環境請您來評價
親愛的企業家、廣大市民朋友:
為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在全市部署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好不好,市場主體說了算。近期,我們面向全市開展營商環境問卷調查,以更好地了解您對青島營商環境的真實感受。現誠邀您參與,掃描下方二維碼,提出您的寶貴意見。這次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我們將嚴格保護您的隱私和權益。若您有需要,也可以在問卷內留下聯系方式,便于工作人員與您對接,了解具體情況,解決您的訴求。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為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
衷心感謝您的信任和支持!
青島市“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
專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2023年4月
(聯系電話:0532-6620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