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拿到環評批復 即墨區打造建設項目審批新模式
“項目當天就完成審批,幫我們的項目大大節省了開工時間,還降低了項目開工成本。”近日,隨著有關信息公示完畢,青島白金啤酒有限公司新建的項目直接拿到了環評批復,從申請到批復僅耗時1天。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生態環境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即墨區目前已推動環評審批制度改革,符合條件的項目可以實施‘區域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審批’,以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加快項目落地速度。”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副局長唐堯初表示,針對環評“慢”“繁”“難”的問題,即墨分局著力探索環評審批新思路、新模式,積極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利企,精準施策、傾力指導,力爭做到“流程最簡、時限最短、服務最好”,全面提高環評審批效率,助力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區域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審批”是指對入駐在完成了環境影響評價區域評估并取得審查意見的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功能區且符合承諾制審批的項目,作出真實有效承諾,并在項目開工建設前向生態環境部門提交申請材料。生態環境部門在公示期滿后,核實公示期內公眾意見反饋情況,可不經審核,直接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決定。
“以往,行政部門審批一個環評項目報告表的法定時限是30個工作日。有時因為環評報告質量、建設主體責任等多方面原因,部分環評文件的審查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項目啟動建設的時間也變得不可控,影響了項目建設速度。”即墨分局審批人員介紹。按照《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17條措施的通知》要求,即墨分局充分發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宏觀引導功能,促進項目環評聯動增效,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時限由原來的近20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減少企業成本,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告知承諾制并不是簡單的“企業一承諾,審批就通過”,而是事前的“放”和事中事后的“管”相結合。即墨分局審批人員表示,項目開工后,生態環境部門還要對建設單位落實環保措施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并將污染防治落實情況和環保法律法規執行情況作為檢查重點,如果發現申請人存在不實承諾、未按承諾落實環保措施或其他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可函商審批部門依法撤銷審批決定。同時,如果發現申請人有失信行為的,審批部門將及時向社會公開相關失信信息,并將失信企業納入信用黑名單、建立信用記錄。
接下來,即墨分局將持續深化告知承諾改革,加強宣傳引導,使告知承諾審批方式更深入人心,讓更多企業群眾了解到改革帶來的便利,進一步培育自我約束、誠信負責的營商環境,為建設誠信社會助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范鴻艷 通訊員 劉海豹 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