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閱卷!李滄區一季度“民生答卷”出爐
青島新聞網3月29日訊(記者 孫志文)近日,李滄區發布第一季度民生工作完成情況。青島新聞網記者獲悉,2023年李滄區家庭醫生簽約居民已達34萬人;李村河上游綠道、金水河林蔭路、廣水路口袋公園及城區立體綠化等10個公園城市建設項目已啟動實施;11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推進,涉及居民樓71棟;一季度發放各類救助金602萬元,惠及低保、特困、困境兒童共7345人次。
教育溫暖人心
李滄區立足優化支持保障體系、優化分類實施路徑、優化課后服務內容、優化家校溝通合作“四優”融合,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構建課后服務良好生態。各學校結合各自實際和學校辦學特色,全面開展“四段式”課后服務,采取“基本服務+特色輔助”形式,為學生提供乒乓球、韻律操、手工剪紙、陶笛、編程、圍棋等100余門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課程。
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創新“一天一表”“手把手交接”制度,確保課后服務“360度”無縫銜接。2023年以來,全區58所中小學課后服務參與學校覆蓋率100%,有需求的學生參與率100%,初中學校初三年級全部開設晚自習。
醫療穩步發展
李滄區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居民健康,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推進城市醫聯體服務提質升級,通過開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遠程會診、互聯網問診等服務,使患者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服務,既省錢又省時。目前,全區6家區屬醫療機構與市立醫院、海慈醫院等簽訂了醫聯體協議。
推行家庭醫生簽約“3+X+1”服務模式,實時動態記錄居民的健康狀況,2023年家庭醫生簽約居民已達34萬人。組建起172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通過團隊把“家人式”的健康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穩步推進白內障手術補貼、孕產婦雙直免、銀齡幸福助老、特殊家庭住院陪護險等實事項目,共惠及居民1900余人。
文體活動豐富
李滄區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李滄之春”文化系列活動及第二十三屆“中國?青島梅花節”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150余場次。新設立李滄區美術館,新增虎山雅社城市書房1處。李滄區博物館、非遺博物館完成設立備案。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推出“云上李滄”數字文旅服務平臺,涵蓋文化設施、酒店、景區等內容,市民可“一鍵”前往。
通過“家在李滄”客戶端發放電影消費券7000余張,助力文化消費市場復蘇。承辦第二屆“中誠祥杯”青島市社區足球錦標賽,吸引了來自青島市各區市的16支社區足球隊近500名隊員參賽。普及校園排球運動,逐步完善市、區、校三級足球聯賽競訓體制,打造高質量的競賽舞臺,展現李滄學子體育風采。
環境優美宜居
李滄區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圍繞低效片區開發等8大領域集中攻堅,率先打響重慶路快速路沿線征遷全市第一槍,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唐山路快速路征遷,強力破解青鋼外圍西南渠拆遷等歷史遺留問題,完成青鋼片區劉家及西南渠遺留建筑3.4萬平方米,累計完成征遷11.54萬平方米,強力拆除青鐵智慧灣違建、雙峰山違建等20萬平方米,借力開展項目招商年系列活動,持續打好打贏城市更新建設攻堅戰。
推進山頭公園整治、綠道建設、口袋公園建設各項攻堅任務,先后開展實施李村河上游綠道、金水河林蔭路、廣水路口袋公園及城區立體綠化等10個公園城市建設項目,完成綠道建設1.5公里,林蔭路建設2.2公里,新建改建綠地8.7萬平方米,完成裸露土地整治1.6萬平方米,新增市民綠色活動空間1200平方米。推進11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居民樓71棟,居民約4300戶,建筑面積約25.9萬平方米。新建棗山路、金水路、太原路3處橋下空間停車場,新增泊位231個。推進200余個大氣污染減排項目全面開工,有序推進原青島鋼鐵有限公司Ⅲ號-2片區土壤修復試點項目分階段效果評估工作,高效推動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
養老救助暖心
李滄區啟動“幸福社區”建設,圍繞特殊困難群體,聯合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等“幸福合伙人”,持續深化“五有”暖心工程,努力讓“一老一小”等民政服務對象感知溫度、觸達幸福。探索為老助餐新模式,設立“綠君源”助老食堂,關愛老人從每一餐開始。一季度發放各類救助金602萬元,惠及低保、特困、困境兒童共7345人次。
發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工程,為190余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技能培訓、心理疏導等服務。精準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服務項目,共有200余名殘疾兒童在定點機構進行康復訓練,實現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應救盡救”。 積極落實創業扶持政策,一季度扶持創業814人;落實做好兜底幫扶,著力推進城鎮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2023年有效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1250個。
社會和諧有序
李滄區圍繞建立和完善立體化、現代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目標,全面提升公安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擠壓社會面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實行“屯警街面、動中備勤”的動態巡防勤務模式,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向街面、投向夜晚、投向人員密集場所、投向案件多發區域,確保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為全區居民安居樂業營造平安祥和的社會環境。
今年以來,李滄累計投入巡防警力1萬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3000余人次,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0.5%,破案數、嫌疑人抓獲數同比上升13.6%、11.4%,群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李滄交警建立了以合川路車管分所為中心,24小時無人車管所、李滄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廣水路服務站、唐山路服務站為支點的全區公安交管服務網絡,進一步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李滄區將開展“民生提質在行動”問卷調查,問計于民、問需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