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膠濟串珠成鏈,點亮文化“兩創”齊魯版圖
今天,山東青島的兩件事,吸引著各方的關注。
一個,是“走文化廊道進經濟園區看山東高質量發展”行進式主題采訪活動的第一站——“走膠濟鐵路文化體驗線”歷時一周,在青島收官。
另一個,是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在青島開幕。大會以“相約時尚青島,共享好客山東”為主題,圍繞落實山東“消費提振年”工作部署,集中展示山東文旅新成果,拓展文旅招商方式,向世界展現山東新形象。
一個收官,一個開幕,時間上無縫銜接,地點都在青島,主題上都與文化文旅相關,聯系起來看,意味不同尋常。
一
旅游,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文化體驗。
經歷三年疫情,人們迫切需要走出家門,去感受美好的世界,尋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放松。
當前,文旅行業最艱難的時刻正在過去,看看火爆出圈的超然樓,吃出新境界的淄博燒烤,人們不難發現,游客還在、市場還在、機遇還在。
關鍵就看誰能率先抓住機遇,把“文”和“旅”融得更好、合得更好。
膠濟鐵路沿線,就是一條富有“文”和“旅”相融無限潛力的寶藏線。濟南的泉水文化、二安文化,淄博的陶琉文化、齊文化,濰坊的風箏文化、年畫文化,等等。這些文化資源,是激發活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根源所在。
把這些寶貴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挖掘出來,尋找其融入現代生產生活的契合點,是推動文化“兩創”的關鍵。
沿膠濟鐵路自西向東——
看淄博海岱樓鐘書閣,突破傳統業態,打造了一個包括奶茶、簡餐、茶文化空間、城市書房、稷下學堂、海岱大講堂等一系列功能的文化綜合體,做到了把外來文化引起來、讓淄博文化走出去。
看濰坊青州古城,推出“青州古城時空隧道”數字文旅項目,通過計算機圖形技術,數字化展示六大地域特色文化主題,讓游客置身于山海、花叢、古畫、佛造像的虛擬與現實藝術空間,感受到一次前世今生的穿越之旅。
看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借助天然優勢,整合歷史工業遺跡和優質海岸線資源,著力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港和高品質濱海休閑活力區,讓老港區煥新顏……
放眼膠濟鐵路沿線各地,有的深挖當地資源,打造地方特色,有的運用新技術,打造文化新業態,有的以需求為導向,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一系列舉措,讓活態的、開放的、流動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齊魯大地能夠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新時代顯示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可以說,借助膠濟鐵路文化體驗線,山東文化“兩創”有了新表達。
二
這種新表達,在于對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
大家都明白,無論是地理資源,還是文化資源,它們并不必然等于旅游資源,只有當地方資源對客源地有足夠吸引力的時候,才可能成為核心旅游資源。
如果我們把沿膠濟線的文化資源比作珍珠,只有把它們串起來,有效整合起來,突出點、連成線、形成面,才能充分發揮整體效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膠濟鐵路就是串聯起這些珍珠的黃金線。
這條黃金線,讓沉睡的文化資源活了起來。膠濟線上文化資源豐富,且同類型的文化資源不少,比如代表儒家文化的濟南府學文廟、青州松林書院,代表紅色文化的萊蕪戰役紀念館、焦裕祿紀念館等。這些文化資源,如同散落的珍珠,分布于各地。當這些資源獨立存在時,人們可能對其知之甚少,而膠濟鐵路可以將它們整合起來,形成文化“合集”,點擊線路上的任一資源,呈現出的便是整體的文化發展狀況。
這條黃金線,擦亮了文化的金字招牌。整合,旨在形成整體效應。整合文化資源的過程,也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過程。什么是文化品牌?舉例來說,說到濟南,就能想到泉水,說到濰坊,就能想到風箏,這就是城市的文化品牌。當文化資源聚合起來,城市就有了標簽,發展就有了依托。
對于山東來說亦是如此。擦亮“好品山東”的金字招牌,讓山東手造、山東智造煥發時代光彩,讓黃河大集留住人間煙火氣,就能更好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在文化“兩創”上邁出新步伐。
三
新表達,打開的是文旅融合新模式。
文旅融合是篇大文章,題目出了不少年,但關于“融什么”“怎么融”的答案,總是持續創新、不斷迭代。但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就在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
這個連接點,可以是生活感,也可以是時尚感,可以是科技感,也可以是體驗感。而讓文化傳播開來最有效的途徑,無非就是讓人們親自去看、去聽、去感受,在“親身經歷”中烙下文化的烙印。
3月16日,“行走百年膠濟、高鐵環游齊魯”文旅列車從濟南西站駛出,山東快書、膠州八角鼓等特色表演,金石篆刻、肥城桃木雕刻等非遺手造,煙臺“八仙歸來”、曲阜“尼山圣境”等旅游文創產品,煙臺蘋果、平陰玫瑰等山東好品,紛紛“進站上車”。搭乘高鐵環游齊魯,實現了好客與好品的同頻共振。
如今,膠濟線不僅發揮著運輸功能,還是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通過推出“高鐵票+酒店+景區”套票,開行紅色教育、研學游、親子游、工業游等特色列車,拓展公益性“慢火車”的網紅品牌效應,等等,鐵路的單一交通功能開始向集交通、美學、游憩等復合型功能轉變,在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的同時,也將文化有力傳播出去,真正做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清晨在濟南來一碗泉水茶,晚上到青島喝啤酒吃蛤蜊;上午在高密紅高粱小鎮體驗文學之美,下午在青州古城感受千年歷史積淀。
看,在文化與旅游的交融中,在好客與好品的共振中,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山東正在以更多新表達、新方式,點亮文化“兩創”的齊魯版圖,描繪著高質量發展的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