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家醫療衛生機構共提供近9000個崗位!膠東五市“抱團”搶醫療人才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醫院最缺什么?優質的醫療人才資源首當其沖。近年來,全國醫療機構都在圍繞著人才大做文章,在這場醫療人才爭奪戰中,薪酬、福利、科研經費、購房補貼都是醫院能拿出的籌碼。30萬元安家費、6000元/月生活補貼、3萬元科研啟動經費……26日舉行的2023年“膠東五市”衛生健康招才引智雙選會(校園招聘)暨人才發展環境推介會上,五市紛紛開出誘人條件,只為“求才”。這是膠東五市衛生健康委首次聯合招聘衛生健康人才。膠東五市近200家醫療衛生機構共提供近9000個崗位,其中,89家青島醫療衛生機構共提供4000余個崗位。
膠東五市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搶“求才”先機
醫院要發展,高層次人才是關鍵。在全國公立醫院大擴張的背景下,一場搶人大戰正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上演。在這一背景下,膠東五市選擇了“抱團搶人”。
招聘會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膠東五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青島大學共同舉辦。大會以“創新協同新模式、融合發展新格局、共建交流新平臺”為主題,旨在發揮膠東經濟圈衛生健康人才各自優勢,建設具有山東特色、膠東元素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打造膠東五市醫藥類引才、聚才、留才、用才一體化集聚平臺。雙選會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煙臺毓璜頂醫院等近200家醫療機構提供近9000個工作崗位。現場共有60余名博士生、1000余名碩士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年薪、安家費是引人的第一步。曾有測算,引進一位學科帶頭人至少需2000萬元以上硬件、軟件投入,才能實現人才留得住、用得好。10年前上海醫療界已出現5000萬元配套資金引進學科帶頭人的現象。
近年來,青島衛生系統不斷提升引才力度、優化育才渠道。去年年底,市衛生健康委印發實施10項“人才強衛”計劃,全方位引進、培育、留用、發展人才,著力打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梯次合理、服務優良的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對符合條件的高端人才,除享受市級層面補貼外,市衛生健康委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生活補貼,引進單位以不低于1:2的資金比例進行配套;對于新全職引進的青年骨干人才,市衛生健康委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的生活補貼,引進單位以不低于1:2的資金比例進行配套。對新全職引進的高級職稱專家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除市級層面住房補貼標準外,引進單位以不低于1:2的資金比例進行配套生活補貼。另外,市衛生健康委設置招才引智“伯樂獎”,對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單位,根據人才類別,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這些政策與之前相比大幅提升。首創人才培育“導師獎”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培育單位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
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放大”醫療人才缺口
和往年相比,各醫院“搶人”的日程提前了。春節假期剛結束,青島市市立醫院招聘團就趕赴上海搶奪人才,在那里提前和6名博士簽訂了合同。他們拿出了足夠誠意——將配套安家生活補貼中的10萬元提前轉賬給簽約的博士。“我們正在初篩今天雙選會上的求職者,后續將會進行統一的集中面試。接下來,我們還將到北京、長沙、中山、濟南等具有頂尖醫學院的城市舉行校園宣講會,共計10站,以精準鎖定優質畢業生源。”青島市市立醫院副院長兼任人事部主任王偉民說:“對于博士人才,除了市級層面給予15萬元一次性安家費外,我們醫院還提供30萬元/人的配套安家生活補貼。另外,我們醫院還對博士提供科研經費績效補貼,最高可達1萬元/人/月。對于博士畢業生來說,剛就業的3年是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這項補貼連續給3年,讓他們能專心投入科研項目。”
當前,各城市正在紛紛擴容優質醫療資源,引進名醫院或本土老牌醫院建分院是重要趨勢,這“放大”了醫療人才缺口。煙臺毓璜頂醫院人事科副科長閆赟說:“現在我們醫院的新院區正在建設中,人才需求量比較大,醫院的高質量發展對高層次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對于博士生,煙臺市提供20萬/人的購房補貼,還有3.6萬元/年的生活補貼。我們醫院還將提供科研啟動基金、安家費、博士宿舍等,此外,還有后續的家屬安置、子女入學等相關的配套待遇。”
此次雙選會上,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共招聘40個博士、150個碩士、3名本科畢業生。青島婦兒醫院黨委委員韓宗勇說:“北大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和明年投入使用的婦兒醫院西海岸院區都需要人才儲備,所以我們對內外、婦產、兒科等各學科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
指明方向、留足空間,留住用好人才
引才只是起點,如何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才是關鍵。人才梯隊的建設,關系到未來的“健康青島”能走多快、走多高。在雙選會現場,許多醫學應屆畢業生紛紛表示,在求職時更看重醫院的綜合實力、科研水平及給予個人成長空間的支持力度。
市衛生健康委圍繞青島市重點學科人才需求,系統化定制化重點培養,對遴選人才進行精準人才滴灌、靶向培育。每年定期遴選200名各層級醫療機構的學科帶頭人、醫療護理骨干、行政骨干等臨床和管理人才,分批次組織以跟崗實訓為主的短、長期外派培訓。根據培育層次,市衛生健康委及培育單位給予個人合計最高8萬元一次性獎勵。
近年來,婦兒醫院加大培育內部人才,幫助現有人才確定發展目標和定位;廣泛鏈接國內外頂尖醫療機構,選派業務骨干外出學習進修,迅速提升了兒童神經外科、心胸外科、燒傷外科、血管瘤微創介入科、消化科等學科競爭力和影響力。醫院與北大人民醫院聯合培養人才,已累計派出近百人進行分崗進修培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