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河兩岸區域:“五個城”規劃,見證最大城中村蝶變
在青島十大重點低效片區中,位于嶗山區的張村河片區發展可謂全面提速。作為目前青島主城區為數不多的有大面積騰空地塊的片區,這里在加速崛起中。
記者了解到,發源于嶗山西麓的張村河,蜿蜒十幾公里,被視為嶗山的母親河。“七張村,八下莊,離流落落韓格莊。”這句老一輩嶗山人耳熟能詳的俗語,指的就是分布在張村河兩岸。
據悉,地處海爾路以東、遼陽東路以北、松嶺路以西、株洲路以南區域的12個社區,就是青島目前最大的“城中村”。
根據張村河最新規劃,該片區將打造五個新城,圍繞“水脈智谷”總體定位聚焦生態、產業、品質、效率、活力五大維度,實現生態公園城、科技創新城、國際品質城、低碳高效城、怡居樂活城五個城的目標愿景。
自三年攻堅行動伊始,張村河片區推動實施了8個社區的村改,拆除各類建筑近160萬平方米,騰出土地近6000畝。今年,還將推進剩余4個社區改造,上半年將一氣呵成實現最大城中村“清零任務”,屆時累計騰出土地1萬畝。
據悉,按照預期設計,這個1萬畝黃金地塊將聚焦生態、產業、品質、效率、活力五大維度,打造“水脈智谷”。同時,在嶗山區“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了張村河片區“產城融合區”的概念,產業發展與生活之美將在這個區域共生。
加快盤活株洲路、張村河等片區低效用地,同步導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端新興產業。根據此前規劃,張村河片區將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等,力求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創新走廊、青島市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示范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村河片區,虛擬現實產業園一期項目,正是嶗山區打造中國虛擬現實產業之都的重要陣地。經過多年的培育和布局,嶗山區已有歌爾、雷神等百余個虛擬現實相關項目。隨著張村河片區的更新,更多上下游資源將在此集聚,產業鏈配套企業將在此形成實打實的“虛擬”高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萬冰 見習記者 高榮大 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