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展:跨海大橋高架二期向主橋貫通“沖刺”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4日訊 如今,跨海大橋高架二期工程正值建設關鍵時期,數百名建筑工人忙得熱火朝天,目前主線施工已全面轉入橋面系和地面輔路施工,這意味著距離工程主線通車越來越近了。
從以前“孤懸”了十余年的高架橋處開始,二期工程不斷生長,“飛躍”深圳路后,橋梁一直延伸至遠方,后與青銀高速相接。其中,跨越深圳路的節點橋成為二期工程的一大亮點。“跨深圳路節點橋,主跨跨徑93米,為全國最大跨度的雙波浪圓弧底鋼結構連續箱梁。節點橋同時跨越深圳路主干路和地鐵主體結構,為了克服地鐵地下結構復雜、主干路交通影響大等難題,我們多次進行專家論證評審,最終采用大跨徑一體式多門洞支撐體系。既保障了深圳路通行又滿足地鐵安全要求。”青島海德工程集團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一標段項目副經理李福澤告訴記者。
跨海大橋高架二期工程沖刺建設。
24日下午,記者在深圳路節點橋處看到,橋面上方工人們正在進行鋼筋綁扎工作,而橋面下方的臨時支撐體系正在進行拆除,目前貝雷梁已經拆除完成,后續還將把鋼管柱及臨時混凝土基礎全部拆除。“待拆除后,整個跨深圳路的橋下空間內沒有一根墩柱,十分通透,進而減少往來車輛的視線遮擋。”李福澤說。
從現場遠眺,跨海大橋高架二期工程的主橋橋體十分大氣美觀,記者了解到,橋梁設計結合了張村河片區開發特點,全線大規模采用50米標準跨徑,減少近60%的墩柱結構,進而降低立柱對周邊環境景觀的影響,營造更美麗的城市空間。
此外,二期工程主線鋼結構采用大挑臂雙波浪弧形鋼混組合箱梁形式,造型新穎,且鋼箱梁均采用工廠加工、現場分段裝配式的工藝,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盡可能地減少了現場噪音和粉塵影響。如今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技術已在我市市政橋梁建設中大面積使用,讓工程的呈現形式和建造效率都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間。
深圳路節點橋為全國最大跨度的雙波浪圓弧。
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重點工程之一,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一直是民心所盼。如今,隨著主線橋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深圳路節點橋及以西段橋下腳手架已全部拆除并整理外運。
跨海大橋高架二期工程不斷生長,“飛躍”深圳路后,橋梁一直延伸至遠方。
橋梁工程全面進入主線橋面系和匝道橋梁施工階段,橋下地面輔路正同步進行管道敷設、路基開挖等。“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持續落實好城市更新建設行動工作要求,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精力向項目集中、資源向項目匯聚、服務向項目延伸,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據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未來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區域快速路成網,有效提升東岸城區快速路網效能,緩解海爾路、遼陽路沿線重要節點擁堵,進一步構建內暢外達的城市交通體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