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東就有多大的碼頭”,山東何以如此豪氣?
10月13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介紹十年來山東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情況和取得的成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立平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東就有多大的碼頭?!?/p>
高立平的話充滿豪氣,可不是憑空說的。3年來,山東港口吞吐量連跨三個億噸臺階,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穩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增幅連年超過全國沿海港口平均水平。今年1-9月份,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4.2億噸,同比增長6.2%,首次躍居全國省份第一位。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東就有多大的碼頭”,山東為什么能?這是由山東的自然條件和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綜合實力、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所決定的。
首先,山東擁有全國罕有的巖基海岸,建設深水港的條件十分優越。
15米以上水深的深水港在全球范圍內仍然屬于稀缺資源。中國東部沿海,自南向北,有兩段巖基海岸,一段是廣東沿海,包括海南島;一段是從山東半島到遼寧半島,但從山東的濰坊到天津段,又是泥質海岸。這兩段巖基海岸,有美麗的花崗巖和細軟的沙灘,屬于罕見的黃金海岸。山東半島大部分沿海地段屬于巖基海岸,具備建設深水港的條件。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周一星所著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認為:以黃渤海界線為界,黃海海岸的港口規模都比較大,而西北渤海灣海岸沿岸的港口規模都比較小,這是由于岸線的自然條件決定的。青島港深16米,相比較之下,大連港深12.1—14米,天津為泥質海岸,青島港可以更好地滿足第六代或更大型集裝箱船舶停靠的要求。煙臺主港區西移后,原屬蓬萊的八角區域最大水深達至-28米,屬于世界罕見的建港資源。渤海岸線的港口地處黃海三角洲及萊州灣,沿海泥沙運動活躍、缺乏深水港灣資源,但即使如此,山東仍然在渤海南岸擁有建設深水港條件最優越的港址——龍口港,其水深可達20米,西北10公里處有屺姆島為天然屏障,風浪小,素有“穩油盤”之稱。
因為岸線條件優越,山東大多數港口不需要疏浚治理,更不用到海島上建設港口。
其次,山東經濟實力雄厚,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強,具備建設深水現代化碼頭的物質保障。
基礎設施建設是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之一,建設深水港的實力強勁。如今,山東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202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3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7284億元。山東是基礎設施建設大省,同時是制造業大省,打造現代化深水港碼頭,山東有技術支撐,也有物力、人力保障。
十年來,山東相繼建成或開工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日照港嵐山港區礦石碼頭、龍口南山LNG項目等一批大型專業泊位。截至2021年底,全省沿海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61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58個,總通過能力超過10億噸。擁有20萬噸級及以上大型泊位25個,規模位居全國沿海首位,擁有全球最大的礦石碼頭、原油碼頭、集裝箱碼頭和郵輪專用碼頭。
山東堅持陸海聯動、統籌發展,累計開通集裝箱航線300余條,其中外貿航線200多條,航線數量穩居我國北方港口第一位;開通內陸無水港30個。青島港吞吐量突破5億噸,日照港和煙臺港吞吐量突破4億噸,均躋身全國沿海港口前十位。
因此,山東有資格說“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山東就有多大的碼頭”。
山東省港口集團提出,未來五年,山東港口將以“五個國際領先”為抓手,進一步發揮港口基礎性、樞紐性功能和經濟發展重要支撐作用,積極培育現代航運綜合服務體系,全面強化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地位,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全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這樣的目標值得期待,這樣的目標肯定會實現,我們為山東和山東港口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