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月累計待客145萬人次,青少年占3成!嶗山風景區發布暑期旅游大數據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1日訊 伴隨著大中小學相繼迎來開學季,持續兩個月的暑期旅游旺季精彩收官。嶗山風景區7、8月累計接待游客量14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88%,其中7-18歲的青少年隨父母出游占比約35%。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自7月份暑期開始,各游覽區客流量呈現持續火爆模式,日均停車6000余輛。
“這個暑假帶孩子一起到嶗山游玩,感覺不僅風景優美,文化積淀也很深,寓教于樂讓孩子學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河北游客項女士說。在巨峰游覽區最高點靈旗峰,游客在遠觀“巨鰲”雄踞的同時,還真切體驗到了生物多樣性帶來的驚喜,漫步在花海的季女士說,“這里動植物資源富集,徒步在郁郁蔥蔥的林間山路,隨處可見糙蘇花、無柱蘭等可愛的小野花,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昆蟲,真是太神奇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嶗山氣勢雄偉,山海緊錯,嵐光變幻,云氣離合,是聞名遐邇的海上仙山。唐代詩人李白曾留下“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的千古名句,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大文學家蒲松齡將嶗山視為第二故鄉,在這里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嶗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嶗山名滿天下。這些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游記、專著,或傳誦于世、或鐫刻于石,不僅豐富了嶗山的文化內涵,而且使嶗山盛名遠播。今年來,嶗山風景區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主題活動,不僅提升了青少年“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了解嶗山歷史文化”的家國情懷,更充分展示了景區的社會教育責任擔當。
據了解,嶗山風景區暑期開展了多期文明實踐活動,巨峰游覽區的“綠色嶗山游,文明我先行”主題活動,工作人員用自創的表演方式,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學到垃圾分類、無痕旅游知識,引得游客紛紛加入綠色嶗山游的活動中來;仰口游覽區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社區中小學生深入游覽區一線開展衛生清潔,為游客分發環保垃圾袋的方式,影響更多的人主動加入“文明旅游無痕行動”的行列中,用文明行動感受嶗山之美,活動受到了廣大游客朋友們的點贊與支持。
為保障游客在嶗山游得安心、玩得開心,今年來,嶗山風景區持續深化品質提升系列工作。作為游客進山的第一站,嶗山游客服務中心與相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開展聯合執法、強化市場監管及執法巡查,為游客營造了秩序文明的良好游覽環境。在太清游覽區,他們創新“梯次調流”“前置查驗”法,確保景區南線大動脈暢通。景區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優質服務、旅游秩序、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同時,還不斷在歷史文化內涵挖掘上下功夫,圍繞景區文化的挖掘,打造創意型游客文化體驗區,提升游客在嶗山文化傳承中的參與度和體驗感。來自嶗山區實驗學校八年級的李同學說,“爬嶗山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觀賞自然旖旎風光,釋放學習的壓力,還能夠穿越千年歷史人文,豐富歷史文化知識,是一種身心的全面提升。”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暑期旺季的結束,也是嶗山風景區最美秋景的啟幕。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衣濤 通訊員 李崇洋 丁卯 朱博文 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