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能力提升年】滋養時光72年 青島食品打造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
【青島新聞網原創】
記者 陳志偉
對于青島人、山東人來說,青食鈣奶餅干是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溫暖的存在。72年前,從一家小作坊起步,華通集團所屬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食品”)用鈣奶餅干滋養了至少四代人;如今,她已發展成為現代化食品生產企業。在激烈競爭中急流勇進、發展壯大、轉型跨越,歷經歲月洗禮的傳統“老字號”,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今年,青島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提出要鍛造干部隊伍“凡事講政治、謀事為群眾、干事重實效、成事爭一流”的四項作風能力。在青島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中,青島食品如何把依托國資平臺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高質量發展優勢?今年,青島食品推出了哪些措施,展現國企使命擔當?青島食品如何以黨建為統領,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青島新聞網記者走進青島食品,進行實地探訪。
72年滋養時光 青食一路輝煌走來
在青島食品城陽生產基地的一間會議室內,一座頗有年代感的座鐘仍滴滴答答地走著。青島食品黨委書記、董事長仲明把座鐘視為青島食品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這是1989年‘青食牌鈣奶餅干’獲得‘青島金花’產品第一名時的獎品,在時隔30多年后,青島食品再次上榜青島20家制造業企業‘金花’培育名單。”仲明說,這是幾代青食人努力拼搏的成果,是幾代人用汗水書寫的一部“老字號”振興發展的傳奇。
時光是最好的見證。從1950年,為繁榮剛剛解放的青島市場,在升平路 46號成立了只有十幾名工人的青島市聯社滄口食品部;1953年成立青島市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1954年遷至云南路127號;1958年更名為青島食品廠,變身為專業食品廠;1992年,作為山東省首批股份制試點企業改制為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部遷至四流中支路2號,完成了老工業企業的整體遷移。從擁有一款“青島金花”產品到成為“青島金花”企業,從“計劃”到“市場”,72年滋養時光,青島食品一路輝煌走來。
“72年來,我們經歷了手工生產、半機械化生產、全部機械化的大生產過程,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在產品味道不變的同時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加快推進創新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持續實施關鍵崗位‘機器換人’,提高勞動效率、改善員工工作環境,讓管理出效益。”當被問及“青島食品屹立70多年的秘訣時”,仲明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青島食品要想發展,就要趟過上市這道門檻。1992年,青島食品成為省內首批股改企業后,開始踏上“上市之路”;1996年,青島食品在青島證券交易中心掛牌,1999年摘牌;2018年,青島食品掛牌新三板;2021年10月21日,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這些年來,青島食品始終以持續、穩健的發展勢頭回應社會的期待。特別是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利潤總額實現了翻一番的總體目標。今年1-6月,企業經營業績再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實現營業收入24,571.25萬元,同比提高24.93%,利潤總額6,345.04萬元,同比提高39.55%。
守正出新 老記憶又有新口味
說起青島食品最早的產品,鈣奶餅干當屬其中的中流砥柱。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國家暫時困難,嬰幼兒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病患兒增多,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企業率先根據嬰兒發育所需營養研究原料配方,推出“青食”牌鈣奶餅干,成為新型兒童營養餅干,被列入計劃供應的嬰兒食品。從此以后,“青食”牌鈣奶餅干憑借質量好、口感優、營養價值高等特點,已然成為一種潮流、一種標志,足足影響了幾代人的飲食,至今仍經久不衰。
“我到外地出差,碰到陌生的合作伙伴,只要一聊到‘青食’牌鈣奶餅干,就能感受到對方對青島食品那份油然而生的親近感。作為青島食品的管理者,我們必須努力延續這份溫暖和感動,推動企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仲明說。
走進青島食品城陽生產基地的會議室,展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這兩個大柜子專門用來擺放青島食品生產的上百種產品。青島食品已形成以鈣奶餅干及衍生系列產品為主,早餐餅干、休閑餅干、海友花生醬、紅豆餡、水果罐頭和燕麥片綜合發力的多品類產品線。”講到自己企業的產品,仲明如數家珍。
“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青島食品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做出的回應。隨著國內消費升級,除了對鈣奶餅干這一經典的堅守,青島食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打造中高端產品上,主動迎合營養與健康的消費趨勢,專注于產品多元化、年齡多元化創新研發,將研發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主體,培養起持續創新與效益增長的龍頭力量。
近幾年,青島食品不斷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推出了多款主打健康概念的功能性餅干產品。殼寡糖鈣奶餅干是青島食品與青島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的成果,主要采用以深海蝦蟹殼提煉的新生物科技原料制作,也是鈣奶餅干的衍生系列產品。青島食品還研發生產了異麥芽酮糖鈣奶餅干、低聚果糖鈣奶餅干、黑芝麻鈣奶餅干、“歲月留聲”高端禮盒餅干等產品。
“無論發展到什么階段,對健康食品的追求將是青島食品不變的追求,也是我們未來研發新產品的一個準則。”仲明介紹,青島食品致力于打造更加年輕化、現代化的國民品牌,不僅需要變革創新,更需要踩準時代節拍,設立網絡營銷公司,主攻線上渠道拓展,進駐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同步加大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的營銷投入。讓線上、線下接軌是青島食品近年來渠道開拓的重點方向。
作風能力提升年 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一名企業家,應該有家國情懷;作為一家企業,應該有社會責任。”仲明表示,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做好,首先就要給國家多創造稅收;同時,給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對于員工,就是讓他們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成果,讓員工過上更好的生活。
“青島食品廠原來是一家集體企業,后來經過改制,成為一家國資控股企業。”仲明表示,作為國資控股企業,青島食品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效益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管理為抓手,聚焦主業,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據介紹,自今年“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在華通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青島食品黨委詳細制定方案,組織黨員群眾全面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和“大討論”活動,提高全員思想認識,堅定目標信心、提振精神,堅持問題導向,解決任務推進落實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弱點,想群眾之所想、群眾之所急,增強隊伍的戰斗力、向心力,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
“自‘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公司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要求,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一名基層管理者,更應該做好本職工作,從人力、行政、后勤等方面為生產一線做好保障。”青島食品城陽生產基地綜合管理部員工趙萌萌表示,“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一定能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標和任務。”
“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在工作中提升管理水平,保質保量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青島食品城陽生產基地餅干車間主任苑濱表示,同時,要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培養好年輕干部,把企業文化和管理經驗傳承下去。
“作為國資控股企業管理者,個人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言談舉止等,對基層員工都有很大影響,所以管理者更應該帶頭‘轉作風,提能力’,緊緊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和華通集團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身先士卒,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仲明表示,青島食品黨委將緊密圍繞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市委、市政府“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部署要求,全面落實上級黨委決策部署,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用實干證明,用數據說話,“亮績”“賽績”,充分展現國資控股企業責任擔當,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黨建引領 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興則企業興,黨建強則企業強。
“我是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已有37年黨齡,受黨教育多年,我們始終將黨建引領作為青島食品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在青島食品,不僅僅是我,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食人’,始終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將黨的新發展理念貫徹到企業發展中,公司的經營業績屢創歷史新高。”仲明介紹,近年來,在華通集團黨委領導下,青島食品黨委牢記民族工業的時代使命與責任,緊緊抓住黨建工作這個“牛鼻子”,推進與業務深度融合、有效發力,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2021年榮獲“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也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仲明介紹,近年來,青島食品黨委率先將“黨的組織”寫入公司章程,落實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肩挑”,黨支部書記由重點部門負責人擔任,嚴格執行黨委會前置程序、“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要求,落實董事會職權,實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明確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職責界限。強化戰略引領,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方案等,找準市場化改革路徑,保證企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
據介紹,青島食品結合企業實際,打造“1234”黨建工作模式,堅持黨的建設這一主線,找準黨建與業務二者結合點,使各項舉措相互促進、責任融合,發揮黨委、黨支部和黨員三個關鍵作用,著力突破產業資源合作、全國營銷網絡布局、倉儲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和人才隊伍建設四個重點方面工作。
仲明表示,下一步,青島食品黨委將總結提煉黨建經驗、提升工作質量,把國有企業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高質量發展優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華通集團深化改革發展奪旗爭光。
布局未來 打造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
作為具有72年歷史的企業,青島食品始終堅持“當下即未來”,既要做好當下的穩增長提效益,也要著眼未來蓄能量求發展,不斷創造新供給和新動能。
作為上市企業,青島食品將借力資本市場,立足休閑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以市場化、國際化、數字化為戰略方向,以推進智能化工廠改擴建、研發中心建設和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等三個募投項目落地。
“青島食品著力將智能設備、信息技術和傳統制造三者在生產過程中不斷融合。”青島食品戰略投資部部長張松濤介紹,2017年以來,青島食品加快實施自動化智能化建設,一方面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大設備更新維護的資金投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一方面以已實施的花生醬自動裝筐機械手為試點,持續實施關鍵崗位“機器換人”,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著力解決產銷矛盾,減少食品安全隱患,積極主動地逐步達到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標準。
“我們上市募集的資金有三個投向,第一個投向是企業智能化改造。食品行業的數字化、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在不斷提高,緊跟時代浪潮,與時俱進,青島食品還需持續提升智能化生產水平。”仲明介紹,“第二個投向是研發中心建設,對食品企業而言,新產品的研發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正在積極籌建自己的國家級研發中心,爭取研發更多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新產品。第三個投向就是要布局全國銷售網絡,在省外建設我們的辦事處、分公司,把產品向全國進行推廣。”
“青島食品成立有72年的歷史了,不能只有鈣奶餅干一個拳頭產品,也絕不能將銷售范圍局限在山東及周邊地區市場。”青島食品銷售部副部長施萌告訴記者,產品的研發一定與地域相關,不同地域群體有不同的飲食口味,因此,青島食品多元化產品戰略的推行與銷售網絡布局一定是同步的,要突破更多地區市場,就要有更多元的新產品。
“這三個項目目前都在穩步推進中。”仲明介紹,今年8月11日,青島食品石家莊營銷中心正式開業運營,標志著企業全國網絡布局戰略正在加速推進,也表明上市后的青島食品在用更高的眼光和站位要求自己,通過努力奮斗,希望成為值得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
新時代,新征程,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以深入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抓手,轉作風、強能力、抓落實、促發展,立足主業、借力資本,堅持品牌與市場并重、堅守品質與創新并舉,不斷增強企業自身實力,擴大產品和品牌影響力,為青島高質量發展和民族工業騰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