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4家青企 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板注冊制已落地實施兩周年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創業板注冊制已落地實施兩周年。從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注冊制正式啟動,兩年間,青島有4家企業先后登陸創業板,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另外,還有4家“后備軍”企業沖刺創業板。
創業板注冊制實施目的是鼓勵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上市融資,并通過專業、高效的審核問詢,讓市場在板塊定位的把握上更加準確。兩年來,創業板助力一大批成長型創新企業通過上市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今年8月23日,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共355家,占創業板公司總數的30%。其中,近9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和生物五大產業在創業板集群化發展趨勢尤為明顯,市值占比達66%。
截至目前,在創業板上市的青企共有13家。其中,試點注冊制后登陸創業板的4家青企為德固特、冠中生態、百洋醫藥和海泰科,分別布局環保、醫療服務和制造業等領域。
從2022年半年報中可以窺見創業板注冊制下上市青企的“成色”,截至目前,德固特、百洋醫藥和海泰科已經發布2022年半年報。3家企業均實現盈利,且歸母凈利潤較去年實現不同幅度的增長。
德固特主營業務為節能環保裝備研發制造,為全球客戶提供清潔燃燒與傳熱節能解決方案。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1.18億元,同比增加11.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389萬元,同比增加33.81%。研發能力、技術轉化能力以及高端制造能力是德固特盈利的主要來源,據其半年報披露,公司生產的節能換熱裝備毛利率達到42.17%,較去年同期的增長9.33%。
百洋醫藥是綜合性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主營業務是為醫藥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營銷綜合服務,包括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等。上半年百洋醫藥實現營業收入37.3億元,同比增長11.5%,實現凈利潤2.15億元,業績同比增長14.58%。其中,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98億元,同比增長 31.12%。品牌運營業務毛利率為47.00%,毛利額實現 7.98億元,是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
海泰科主營業務為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0億元,同比下降21.58%,歸母凈利潤為3472.51萬元,同比增長9.86%。公司半年報披露,營收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注塑模具驗收滯后所致,雖然營收下滑,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公司注塑模具業務營收占比約為76%,毛利率為23.85%,較去年同期上升1.86%,營收占比約23%的塑料零部件業務,毛利率達到38.44%,較去年提升5.44%。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以來,支持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優做強,同時多元包容的市場體系也吸引了眾多成長性創新企業匯集。截至目前,青島上市后備軍團中有歌爾微電子、日日順、豪江智能和盤古智能4家企業沖刺創業板,其中豪江智能和盤古智能已成功過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