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部署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專家:利好買房買車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但仍有小幅波動。要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即LPR)指導作用,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向紅星新聞記者指出,上半年的最后一個月,經濟企穩回升,但7月出現一定波動。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貸款是提高消費能力的辦法之一,相當于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消費,宏觀經濟學里叫消費的“跨期替代”。
專家:本月LPR很有可能再次下調
此前,7月21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在刺激消費領域,就明確支持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消費貸款采取更加靈活安排。
個人消費信貸仍有刺激空間。據人民銀行統計,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73.2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年末低4.3個百分點。
其中,住戶其他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6.68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末低3.7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095億元,同比少增5322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向紅星新聞記者指出,上半年的最后一個月,經濟企穩回升,但7月出現一定波動。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貸款是提高消費能力的辦法之一,相當于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消費,宏觀經濟學里叫消費的“跨期替代”。
蘇劍還指出,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刺激的是需要貸款的消費,即房產和汽車等大件消費。因此,利好買房買車。
7月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但人民銀行8月12日發布的7月金融數據中,新增信貸、社融規模不及預期。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其中,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住戶短期貸款減少2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
在此背景下,8月15日,央行降息,代表中期政策利率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代表短期政策利率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
自從LPR改革以來,“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斷通暢。蘇劍預測,本月LPR很有可能再次下調,房貸利率就會跟著下降。
多家銀行已下調消費貸利率
今年以來,貸款利率不斷降低,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累計分別下降10個基點和20個基點,其中,1月1年期LPR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下降5個基點,5月5年期以上LPR下調15個基點。
此前,多家銀行集中下調消費貸利率。目前,四大行的消費貸產品利率均已低至4%以下,例如,對于符合標準的用戶,農行網捷貸年化利率低至3.7%。
蘇劍此前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提醒,銀行在增加消費貸款時,需要注意防范系統性風險,按照自身條件靈活處理消費的放貸比例,同時加大監管力度,避免呆賬壞賬產生。對于貸款者而言,需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超前消費。(記者 胡伊文 張炎良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