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原創品牌、引入“元宇宙”……時裝周助力青島紡織服裝“時尚”蛻變
越來越多時尚的種子正在破土而出,助推青島紡織服裝產業加速脫胎換骨,向時尚產業轉型。
8月19日2022青島時裝周拉開帷幕。這場為期4天的夏季重要節會活動,不僅給青島帶來一場時尚盛宴,也為觀察青島紡織服裝產業變遷提供了一扇窗口。
紡織服裝行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壓艙石。回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歷史,或許從未經歷過如當前一樣復雜的行業大變革。疫情尚未完全消散,生產經營仍然會受到多點散發的疫情的影響;短暫的訂單回流的趨勢并沒有延續,訂單向東南亞轉移的大勢還在繼續;國內消費習慣也在加速變化……
多重因素交織,不論是已經做了多年自主品牌的企業,還是正在從外貿加工向自主品牌轉型的企業,都在全力尋找新的方向和出路。
2022青島時裝周讓所有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些行業的變化。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依托個性化原創品牌發力,青島企業在努力捕捉行業急劇變革中的市場機會和未來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下定決心,大刀闊斧地行動起來,青島紡織服裝產業正在重獲新生,全面轉型時尚產業指日可待。
01
步入轉型關鍵期
不論從何角度,紡織服裝行業都已經邁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
“在當前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窗口,發展時尚產業,強化制造、集成服務,引領消費、創造需求,是化解壓力、鞏固基礎、增強經濟韌性、保持回穩態勢的重要途徑。”2022青島時裝周開幕式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中表示。
而在行業內部,近兩年紡織服裝行業的動蕩境遇早已讓從業者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壓力。有一則流傳于行業內的例子頗具代表性——自2015年至2021年耐克將供應商數量減少了超60家,而前五家供應商的采購量卻從占比36%提升到51%。這意味著下游品牌在選擇供應商時將更傾向于產能、成本、訂單交付等方面更穩定的龍頭制造商,采購集中程度將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陡增。
再看訂單轉移。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估算,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訂單向外轉移規模為60億美元左右,其中棉紡織品轉移10億美元左右,服裝轉移50億美元左右。預計下半年我國紡織服裝訂單轉移可能呈加速態勢,轉移規模在100億美元左右,其中棉紡織品在20億美元左右,服裝在80億美元左右。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近期對企業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僅15%的企業表示,當前客戶訂單較為穩定,85%的企業表示客戶訂單外移較為明顯。
日子不好過的可不止外貿加工企業。連續多年保持國內男裝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海瀾之家,2015年至2018年,凈利率逐漸下滑,2019年和2020年則降至14.4%和9.6%,2021年雖有所回升也只達到了11.9%,雖然收入增加了,但真正賺進口袋的錢卻并不多。
為應對巨大的不確定性,紡織服裝行業求新謀變的步伐不斷加快,行業的劇烈變革和新一輪洗牌正在進行中。根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國內服裝賽道投資數量近50起,投資總金額超100億元,創歷史新高。這表明創新正在紡織服裝行業內部快速發生。
細分領域新銳品牌成為行業新賽道。二次元服飾、潮流品牌、功能性品牌等備受機構寵愛,服裝大賽道被劃分得越來越細。比如近年來火爆的國潮風,就因吸引了大批新生代消費者,影響力與日俱增。
供應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傳統的紡織生產、流通方式早已不再適配時尚行業個性化消費和“小單快返”的大趨勢。生產企業在紡織面料數字化供應鏈、服裝智能智造、外貿服裝品牌、物流及供應鏈金融等領域進行升級改造至關重要。高瓴創投、GGV紀源資本、鐘鼎資本、源碼資本、經緯創投等都在供應鏈端頻繁出手。
02
原創設計力量持續擴容,
新技術拓展時尚邊界
青島是國內重要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在變革的行業大勢中,企業也在積極嘗試。
原創設計是打造品牌的基礎,是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的原動力,更是提升企業競爭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本屆時裝周開幕式上,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與青島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東方時尚中心共同創建校外培訓中心和BFD商業設計創新實踐中心,共同探索當代中國時尚設計職業教育新模式,為中國原創時尚設計師搭建成長平臺。
這一平臺落戶青島后,將進一步提升東方時尚中心對青島產業的帶動作用。作為青島的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東方時尚中心引入了設計師孵化平臺、中韓原創設計師品牌交易會等,將青島乃至整個山東的供應鏈生產能力與時尚設計師鏈接起來,賦能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目前已經與酷特等本地企業建立合作。
登上開幕式秀場的青島本土原創服裝配飾品牌威茨堡,則是瞄準近年來國內消費市場的新需求,快速轉型發展起來的。品牌創始人魏建華在服裝配飾行業打拼已有20多年,起初為國外大牌代工。但隨著新生代消費群體對服裝服飾個性化需求的日益攀升,國內服裝配飾消費市場逐漸興起,魏建華果斷選擇創立自己的品牌。在供應鏈優勢的加持下,威茨堡品牌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今年收入至少翻一番。
自去年以來,元宇宙概念炙手可熱,正在重新定義未來“虛實融合”的時尚生活方式,引領新一輪的潮流風尚。本屆時裝周也引入元宇宙技術,拓展時尚邊界,探索紡織服裝與其他時尚行業跨界融合。已經落戶東方時尚中心的設計師及設計師品牌服務平臺北京時尚秀場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紅洞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雙方聯合國內頭部設計師品牌“33”以及國內優質數字藝術IP“Lil tooth”推出首個NFT(非同質化代幣)數字時裝項目,在國內率先嘗試真正將設計師品牌與元宇宙NFT原生IP進行整合營銷,探索將數字營銷渠道與傳統品牌營銷渠道互聯互動。
本屆時裝周還與抖音官方進行合作、把時裝周搬上抖音直播,為參與本次時裝周的原創設計師品牌打造線上銷售新場景,實現時尚產業與電商平臺的跨界碰撞。
03
智能、品牌、科技,
勾勒青島紡織服裝未來
本屆時裝周上的新動向,也是青島不少紡織服裝企業近一年多來大刀闊斧轉型變革的縮影。今年,青島明確了實體經濟振興的目標和方向,作為青島傳統優勢產業的紡織服裝產業被確定為青島未來重點發展的24條產業鏈之一。鉚足干勁的青島企業正在勾勒出青島紡織服裝產業的時尚未來。
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即發首個智能化紡紗工廠,將于10月份開始設備安裝調試。該項目以建設國內先進的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新型纖維智慧紡紗工廠為目標,將生產高端、差別化、多功能纖維材料紗線,填補青島新型纖維紗線生產空白。
以智能引領時尚產業發展越來越成為青島紡織服裝行業轉型的重要標簽。不僅是以酷特智能等為代表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新模式,依托青島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青島紡織服裝企業通過引入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進行深度融合,加速構建設計創新、生產制造、流通商貿全流程、全要素耦合的數字時尚生態。
越來越多企業在品牌打造上不遺余力。西裝企業樂好服飾前些年通過試水高端定制強化品牌建設,今年引入關鍵人才,通過推進“百城千店”計劃以及5G智能工廠建設全面發力。去年登上中國時裝周舞臺的原創童裝品牌“禾雀”,今年也在持續優化產品線規劃的同時,擴大產能,搶抓童裝風口。
青島也將建立紡織服裝品牌項目培育庫,助力打造區域和行業知名品牌。同時,聘請業內知名專家組建品牌專家委員會,引導企業培植自主品牌;支持企業推廣互聯網品牌運營模式,創新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
科技感持續增強。在新材料、新工藝、精密制造、表面處理、環保印染以及傳統工藝繼承與創新等領域,青島企業積極實施一批攻關項目。二氧化碳無水染色、冷轉移印花等一批重大基礎創新技術正加快產業化,有效解決產業鏈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潮涌海天闊,揚帆正當時。有理由相信,青島紡織服裝產業將在變革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作者 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