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道路防汛 水泵中的“變形金剛”亮相李滄
履帶自吸式全地形遠程控制移動泵站。
青島新聞網8月9日訊(記者 孫志文 通訊員 王彬 孟欣)道路防汛工作事關城市的正常運行,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近日,針對頻繁“光顧”青島的強降雨,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集中力量開展了一系列道路防汛工作,一方面上新履帶自吸式全地形遠程控制移動泵站、無線記錄儀等新式搶險設備,另一方面強化排水設施改造,設置臨時物資儲備點,循環清挖雨水斗,進一步排除隱患、化解民憂,為汛期城市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水泵中的“變形金剛”上陣助力
為了應對強降雨可能造成的路面積水,李滄市政率先引進了履帶自吸式全地形遠程控制移動泵站。相比普通水泵,履帶自吸式全地形遠程控制移動泵站可以說是水泵中的“變形金剛”,它不僅有良好的通過能力和高強度的泵身結構,還具有功率大、可無線遙控操作等優點,實現了排水過程的安全、高效,在應急防汛、排水排澇、消防供水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汛期搶險,能否將現場畫面無損、實時地傳輸回指揮部,直接決定著指令下達和搶險搶排的效率。為此,李滄市政日前上新了一批無線記錄儀。無線記錄儀集數碼攝像、數碼照相、對講、定位功能于一身,能夠對搶險過程中發生的現場情況進行動態、靜態的數字化記錄,還可以進行無線視頻傳輸,實時與搶險指揮部溝通,極大地提高了險情應對能力。
工作人員佩戴無線記錄儀。
2萬個雨水斗循環清挖
雨水斗是市政排水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狀況直接決定著汛期市政道路積水能否通暢排放。針對頻繁“光顧”的降雨天氣,李滄市政公司安排專職工作人員,對全區約2萬個雨水斗進行了循環清挖,確保全面徹底、不留死角,保障排水管網設施健康安全運行。
同時,李滄市政公司依據重點區域管理臺賬,針對易堵、易淤區域雨水斗制定了汛期保障計劃,加強重點區域雨水斗巡查及清挖力度,做到規范化施工,保證垃圾日產日清,力保降雨天氣排水通暢,避免道路發生內澇。
專人值守易積水路段。
十余處易積水地段專人值守
涵洞、下沉式立交橋等城市低洼地段是開展防汛工作的重點區域,李滄區目前存在十余處易積水低洼地段,為了確保這些區域的汛期安全,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一方面提前開展設施改造,其中長治路、印江路兩處火車軌道下穿式隧道已完成排水設施的改造;一方面設置臨時物資儲備點,在每一處低洼易澇區安排2至4名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
今年汛期,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還進一步強化了防汛應急隊伍的建設,常備防汛應急人員1000余人,同時更新完善了防汛應急預案,強化防汛人員職責,不斷提高全體隊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防汛工作關乎你我,容不得半點馬虎!未來,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將進一步落實汛期道路安全工作,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確保李滄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