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啟動 青島加快打造智產融合的國際化大健康灣區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5日訊 今天,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啟動儀式在市北區館陶路1號春光里創投生態綜合體舉辦。活動現場,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北區政府各方代表與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共同簽訂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產業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項目正式落地。
1月1日,RCEP正式生效。RCEP生效落地青島啟動暨“中國·山東·青島-日本·關東·京濱”啟航儀式在青島國際郵輪港區舉行,向世界發出青島聲音。時隔4天,與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僅一路之隔的館陶路,又再次站上C位——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落地,當天,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政企協同發展合作新模式;(香港)中國夸克醫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醫療健康行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這是RCEP生效后,青島在醫療健康這一細分行業上擁抱“超級市場”的新探索。以此為契機,青島將搭乘RCEP東風,利用政策和戰略的疊加優勢,加快打造智產融合的國際化大健康灣區,搭建醫藥健康領域青島對外開放合作新平臺、對外貿易新高地、數字經濟新標桿、跨境創新發展新樣板。
三足鼎立、協同發展
中國與RCEP成員國中很多國家在醫療器械進出口領域已經建立了深厚關聯。根據海關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醫療器械對外貿易額達1065.3億美元,其中,進口額376.1億美元,出口額689.2億美元。RCEP生效,對醫藥產業無疑具有長期利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全球醫藥產業鏈變化給中國醫藥產業帶來的風險,而且為中國藥企進一步擴展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近年來,青島市醫療相關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新產品不斷涌現,目前,全市僅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就有11000余家,醫療器械使用單位6500余家。但同時也存在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產業聚集度低、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面臨醫藥研發創新動力不足、金融與醫藥產業聯合度不強、醫療國際貿易市場后勁不足等挑戰。
由此來看,聚焦醫藥國際貿易發展,全要素整合RCEP的開放優勢、創投機構的資本優勢、貿易平臺的流量優勢、醫療基礎優勢而打造的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就成為青島醫療健康產業集聚發展、乘勢而上的一次“破題之舉”。
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聯合商務部下轄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等專業伙伴,籌建RCEP醫療健康產業先導區、醫療健康產業聚集區、醫療健康產業智造區,并配套RCEP醫療健康貿易與服務平臺、醫療健康產業資本平臺、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以期通過“三區+三平臺”的產業布局,勾畫出醫療健康產業圖譜,建立醫療健康數字產業鏈生態。
其中,RCEP醫療健康產業先導區計劃選址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二期在建項目,商辦面積約2.7萬平方米,集成醫療產業總部基地、交易中心、產業服務中心以及中小醫療企業培育基地。RCEP醫療健康產業聚集區將以市北區千畝大健康產業園中200畝合適地塊為主,聚集醫療器械龍頭企業的上下游產業和其他醫療配套產業,建設醫療產業硬件服務平臺、軟件服務平臺以及配套,涵蓋中試廠房和研發辦公。RCEP醫療健康產業智造區總規模500畝,啟動區約78畝,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涵蓋標準化生產中心、合規化倉儲中心等,將承接醫療貿易中心和產業聚集區的外延生產制造功能。
作為配套,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還將打造以跨境貿易中心、技術轉化中心、產品轉移中心、醫療創新中心、路演中心、公共服務中心、醫療產業集中經營中心為核心的RCEP醫療健康貿易與服務平臺;由春光里牽頭,聯合國家級資本平臺、專業醫療產業投資機構共同設立RCEP醫療健康產業資本平臺,形成基金矩陣、資本聯盟,為入駐園區的企業提供投融資對接、資本市場運作咨詢指導等服務;依托春光里春繭產業大數據平臺,為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提供大數據相關服務。
據介紹,市北區還將聯合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定期舉辦RCEP醫療健康貿易峰會,將其塑造為產業IP,為發展賦能;定期發布醫療產業運行指數,精準把脈行業發展脈搏,為政策調控和產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創新驅動、資本賦能
當天,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與(香港)中國夸克醫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宜安忻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予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晶橙集團有限公司等首批合作企業代表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未來共建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的序章。
首批合作企業涉及投資機構和康復機器人、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等醫療健康行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記者了解到,(香港)中國夸克醫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擬于先導區落地北方基金事業部,與春光里共同發起設立醫療健康產業專項基金;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擬聯合春光里及康復大學,于先導區、聚集區分別落地北方區域總部、AI康復機器人生產研發中心;北京中宜安忻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于先導區落地睡眠與精神管理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服務華東區用戶;北京予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擬于先導區設立“DUCG(動態不確定性因果圖)系統——動物端”研發基地及智能輔助診斷技術中心,并落地山東區域總部;晶橙集團有限公司擬落地全國第二總部,打造膠東五市一體化產業鏈,通過健全山東省內產業生態輻射全國。
產業、人才、資金,這是一個成功的園區運營商必須跨過的幾道坎,放之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的運營也是如此。為了推動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落地落實,市北區創新“產業導入+基金投資+數據分析+園區運營”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為企業、人才提供產業落地、基金配套、數字化管理、園區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是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的運營執行機構。不難看出,在這場關于醫療健康產業的布局中,資本撬動產業協同是其運行的底層邏輯。啟動儀式上,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與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牽手合作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我們將探索政企協同發展的新型合作模式,通過政府規劃、平臺開發、民企市場化運營的優勢互補,實現產業聚集、技術服務、金融投資、成果轉化等全方位一體化鏈接。”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集團是市北區唯一一家商業一類信用評級AA+金控平臺公司,作為市北區國資平臺,擔任著“做強財富”的主責,其公司董事長白雪梅期待這次合作能實現“多元聯動、合作共贏”。
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是個大概念,關乎青島打開醫藥國際貿易的新局面。對于它的發展,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給出了“三步走”計劃——短期內,創新體將借助RCEP的東風,利用先導區、集聚區優勢,建設RCEP跨境醫藥貿易交易平臺、跨境合作交流平臺等,發力跨境貿易;中期將關注配套產業,重點聚焦醫療器械的智能制造;在合適時機下,再側重新醫研發和成果轉化。
產業升級、煥新蝶變
RCEP在貿易上涵蓋了諸多改革措施和規則條款,再加上外貿業務流程復雜繁瑣、外貿環節成本偏高、融資貴融資難等,都給中小外貿企業迎戰RCEP帶來考驗,也極有可能成為中小企業RCEP政策紅利受阻的“最后一公里”。從這一點來看,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對于打造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
啟動儀式上,作為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的共建單位——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給出承諾,將通過高效、專業的服務,為企業提供醫療行業同類產品數據、項目審批、醫療器械注冊、醫療器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方面的政策解答和服務支持,為后續招引項目落地、產業孵化等工作夯實基礎;同時,還將協助市北區對接藥檢所、質檢所等公共服務機構,提供醫療產業支撐、產業技術擴散孵化、尖端人才引進、科技金融創新等服務。
從春光里創投生態綜合體一路向北,不到七百米便是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作為全省外貿企業的綜合服務平臺,將為全省3萬家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行政審批、涉外公證、原產地證書簽發等政務服務,以及法律顧問、海損理算、商事調解、境外投資、國際商賬追收、原產地規則應用指導、知識產權、企業培訓等定制化服務。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也給青島企業提供了“辦事方便、法治公平、宜居宜業”的新環境。
倒逼營商環境優化,這是打造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的正向效應,但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打造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是市北區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又一關鍵招數。面對RCEP,市北區曾率先啟動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助力青島全力打造RCEP經貿合作示范城市,并圍繞深化與RCEP成員國開放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了RCEP落地生效的實證案例和先行先試經驗。
在市北區看來,RCEP表面上是經貿往來,但開放紅利也將會通過國際、國內“雙循環”,直接或間接地傳導至生產領域,從而倒逼產業升級。醫療健康產業賽道是市北區在探索老城區高質量發展中“找尋”的新增量,從這一點來看,RCEP醫療健康產業創新體項目就不僅僅指向醫療健康貿易,還關乎青島醫療健康領域中產業鏈、供應鏈及價值鏈的耦合升級,關乎制度創新,是市北區“跨界融合、集成創新”這一發展思路下的產物。
底氣源于市北區打造“RCEP+工業互聯網”、充當項目策源地的布局。在這一思路下,市北區將作為“超級節點”,形成打通貿易端和智能制造端痛點堵點的產業生態,穩穩占據“微笑曲線”的兩端,從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設計鏈、創投鏈、資金鏈、政策鏈、人才鏈、技術鏈、信息鏈的重塑。下一步,市北區還將充分發揮項目策源地的角色,持續深耕RCEP,推動貿易、金融等“四新經濟”加速集聚,助力老城蝶變煥新。
在啟動儀式上,青島、市北區也發出邀約,誠摯邀請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專家、基金、創投機構、研發機構等,參與項目建設,共享RCEP生效下的健康產業發展新機遇。市北區也給出承諾,將秉承“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的理念,持續優化優質高效的發展生態,切實為項目落地服好務、護好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