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發布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青島新聞網12月24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情況。
據介紹,近年來,青島市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防”與“救”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理順,應急管理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一個全新的應急管理模式正在形成。日前,《青島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通過,以市政府辦公廳文件印發。《規劃》共4部分12章節。
設定1個總體目標、5個分項目標
《規劃》系統分析了“十四五”時期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設定了1個總體目標、5個分項目標。
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建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全市應急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顯著增強,應急管理水平達到新高度。
5個分項目標是: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升。各類安全風險實現精準識別、整體監測、實時感知、早期預警和有效防控,較大及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應急指揮體系高效有序。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靈敏、協同聯動的應急指揮體系,市、區(市)建成現代化應急指揮平臺系統;綜合保障能力全面增強。應急救援力量不斷發展壯大,航空救援能力大幅提升,應急物資儲備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形成立體化應急運輸網絡,綜合應急通信網絡保障更加有力;基層基礎建設更加穩固。應急管理法規制度和預案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應急演練實戰化水平和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能力進一步提高,基層網格化管理更加規范
;自救互救能力明顯提升。應急管理教育培訓體系更加完善,應急實訓基地和科普教育場館功能進一步完備,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大幅提升,社會公眾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明顯提高。
錨定總體目標 聚焦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健全體制機制 完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
進一步理順應急管理統與分、防與救的關系,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的體制機制,形成與新形勢新任務相適應的應急管理工作體系。推動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行業部門監督管理“任務清單”,強化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和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在全市凝聚起齊抓共管、協同作戰的強大合力。
二、加強風險防范,提高安全生產能力
推進風險隱患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安全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加強。持續深化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行業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實施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化管理,配齊配強安全總監,建立完善獎懲機制,形成全員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堅持韌性發展,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優化災害監測站點布局,完善地質、海洋、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全力推進燃氣管網等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監測和預警體系建設試點,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持續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縣、示范社區創建,切實提升基層風險辨識、隱患排查、初期應急處置等能力。
四、增強協同聯動,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推動市、區(市)一體化綜合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健全完善全市一體化應急指揮體系。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力軍作用,推進專業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力量建設,建立完善應急物資快速保障體系。完善預案的定期評估、應急演練和動態更新機制,提升快速應對處置能力。
五、強化科技支撐,推進應急管理智能化
按照“數字青島”建設統一部署,加快“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數字危化”、智慧工業園區建設,在高危行業領域持續實施自動化改造,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推進數字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升安全風險發現、防范、化解、管控的智能化水平。
六、推進社會共治,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構建多元應急管理服務體系,創新多元主體參與方式。加大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力度,發動全民參與安全生產工作。完善應急管理教育培訓體系,以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載體開展應急安全宣傳教育,增強社會安全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推出12大項20小項重點工程項目
《規劃》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要為目的,從加強智慧應急建設,提升本質安全,強化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強化航空救援能力等方面推出了12大項20小項重點工程項目。
制定了保障措施
《規劃》從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出發,提出了落實規劃的三項保障及推進落實舉措。一是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聚焦重點,倒排工期,實施清單化、項目化推進。二是強化政策扶持,發揮政府政策導向作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進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三是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監督考核機制,分階段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指導、推動、督促各部門認真履職盡責,確保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