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觀瀾| “四新經濟”蓬勃發展,撐起山東“走在前”四梁八柱!
青島新聞網評論員 聞青平
“走在前”,必然要“搶在先”,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筆者曾在前一期的文章中作過探討。其實,我們還應該看到,與“前”“先”這兩個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個“新”字。
——題記
近日,青島市嶗山區傳出消息:在嶗山區,一座座高聳入云的樓宇像是一塊塊豎起來的超大磁鐵,超強虹吸效應為嶗山吸引到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截至目前,嶗山區稅收過億元樓宇總數達到35座,位居全市第一。
樓宇經濟被稱為“垂直印鈔機”,成為城市提升經濟承載力和區域影響力的重要支柱,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城市綜合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方面表現出了強大的張力。
當前,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是每一座面向未來加速奔跑的城市都在大力布局的領域。而當下的嶗山,正奮力追逐“四新”經濟賽道。這個過程當中,高端樓宇為“四新”經濟加速崛起提供了載體與支撐。
“青島國際創新園的定位是通過推動園區‘四新’經濟,助力嶗山區高質量發展站上新高度、實現樓宇品質提升新跨越。”青島高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隨著一個個國字號產業平臺相繼落戶,搭建起“四新”經濟草木繁盛的新生態。
可以看出,“四新”經濟成為嶗山區億元樓的發展密碼。在“四新”經濟中,排第一位的是“新技術”,在數字時代,一項技術的發明與應用,往往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拿人們常說的手機來說,智能手機的發明,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傳媒、商業等很多行業的形態,塑造了新產業的誕生。2017年,大潤發在被收購后,其創始人說的一番話意味深長,“我們不是敗給了對手,而是敗給了時代”。
在數字時代,“新”就是最大的特點。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帶動了行業發展新的變化,新的職業、行業不斷出現,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時下,人們熱烈討論的未來的“元宇宙”,也是基于新技術的發展將給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面對新技術,我們惟有“搶在先”地擁抱它,才能跟上時代。
還以青島市為例。自年初以來,青島高新區全力響應青島市“項目落地年”建設號召,樹立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四新”經濟項目悄然布局,在青島高新區遍地生花。據統計,1—11月份,青島高新區在庫在統項目237個,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高于全市7.3個百分點。其中,四新經濟投資增長99.5%,占比提升18.3個百分點,增速和占比提升幅度位列全市第一。“四新”經濟項目數量占比達70%以上,“四新”經濟正在蓄勢崛起。
青島各區市全力發展“四新”經濟,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從全省來看,“四新”經濟也正在齊魯大地蓬勃發展,給山東帶來新的生機。
據報道,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是山東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從三年初見成效到五年取得突破邁進的第一年,對四新經濟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增大。山東省發改委動能轉換協調處副處長孫軍峰說:“今年安排3000萬元以上資金,支持優勢顯著的數字經濟園區及企業發展,統籌60%左右的省級專項資金,用于突破高端芯片、集成電路、軌道交通等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有人說,其實,“四新”經濟這個概念與新舊動能轉換密不可分,“四新”正是與舊的技術和業態、模式等相對而言。
事實確實如此。不知是新技術創造了時代,還是時代催生了新技術。這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水漲船高的關系。正因如此,在很多行業有句話,在這個奔跑的時代,進步得慢了都是一種落后。
善于創新,勇于革新,敢于更新,才能立足于這個時代。山東大步“走在前”,要“搶在先”,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對“新”字的追求。
“四新”經濟將撐起山東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將不斷刷新山東的面貌,也會把山東帶到新的發展高度。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四新”經濟,并拭目以待嶄新的未來吧!